上班时间脸部烫伤算不算工伤
一、上班时间脸部烫伤算不算工伤?
1、《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复原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三、 根据《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四、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综上所述,单位职工工作时间,或者工作场所内,突发疾病死亡,或者突发疾病,经过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单位职工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事公益活动受到人身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复原军人因公致残,在单位旧伤复发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应当享受一次性伤残补贴和工伤保险待遇。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保证书怎么写?
1、首先是要在纸张正上方中间写上醒目一点的标题,一般直接写“保证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涉及专门类别的保证书那还要加上一些前缀,多数出现在专业工......
·犯操纵证券市场罪既遂严重吗?
犯操纵证券市场罪既遂严重吗?一、犯操纵证券市场罪既遂严重吗?犯操纵证券市场罪既遂处罚是严重的,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操纵证券、期货......
·重新签订合同中断诉讼时效终止是什么意思?
重新签订合同中断诉讼时效终止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
·结婚有不要彩礼的吗?
结婚有不要彩礼的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从法律意义上认定男女是否具有夫妻关系的,只需要看是否按照规定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到了结婚证。......
·走私车买卖纠纷怎么处理
走私车买和卖,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警方介入的话,车辆没收、赃款没收,卖车人涉嫌偷漏国家税款、走私,要负刑事责任。走私车辆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
·仲裁员必须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仲裁员必须回避的情形有哪些①是案件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②与案件有利害关系;③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④......
·一、协议离婚财产分割证明模板的格式是什么?
一、协议离婚财产分割证明模板的格式是什么?甲方(男方):,年月日出生,现住,身份证号码:,系女方之夫。乙方(女方):,年月日出生,现住,身份证......
·手机短信能做为证据吗
在各种诉讼案件中,手机短信作为证据越来越常见。那么,将手机短信作为证据,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
·子公司法人代表的风险是什么?
子公司法人代表的风险是什么?现在的生活中公司是非常的多的,许许多多的公司为了发展自己收购了很多个公司,这个我们也是经常听说的。那么子公司也......
·新婚姻法中离婚债务规定是什么?
新婚姻法中离婚债务规定是什么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夫妻共同债务的新问题、新情况,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夫妻双方合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