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应具备哪些要件才能生效
一、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生效的积极条件
1、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一般因两个法律关系而发生,但也不排除当事人双方基于多个法律关系而累计的对待债权债务。比如,甲欠乙建设工程款200万元,乙第一次向甲购货欠款150万元,第二次购货欠50万元。甲可以以乙两次共欠其的200万元货款债权,抵销其欠乙的200万元工程款。
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民法典》重视当事人的意志自由,因此,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当事人双方必须协商一致才能对债权债务进行抵消。由此延伸开来,其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受到威胁、恐吓或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做出的抵消债权债务的意思表示都是不真实的,因此也就不能使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发生法律效力。
二、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生效的消极条件
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将双方互享债权和互负债务进行抵消,但在法律规定的一下情况,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不能生效:
1、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
2、按照合同的性质不得抵销的。比如应当支付给下岗工人的生活保障金,不得用以抵销工人欠企业的债务。
3、具有特定人身性质或者依赖特定技能完成的债务不得抵销。
三、抵消的效力
1、抵消使双方债权按照抵消数额而消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自动债权方面看,不能超过自己的债权额获得满足;从受动债权方面看,也仅于获得满足的范围,即仅就自动债权额消灭其债权。由此决定,一方的债权额大于对方的债权额时,前者仅消灭一部分债权额,后者则全部消灭。
2、抵消使双方债权溯及到得为抵消时消灭。所谓得为抵消时,是指抵消权发生之时。如果双方债权的抵消权发生之时不同,则应以抵消人的抵消权发生时为标准。被抵消人嗣后纵为抵消的意思表示,也不得溯及其抵消权发生时产生抵消效力,因为其抵消权已依对方的抵消意思表示归于消灭。至于溯及力的内容,包括双方债权的担保及其他从权利,均从得为抵消时消灭;双方债权的利息债权,均从得为抵消时消灭;给付迟延、受领迟延、违约金、赔偿损失金等,均从得为抵消时消灭。
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公共的合意下制定并签署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使互享债权和互负债务归于消灭,这是《民法典》尊重并保护当事人意志自由的重要措施。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也因此成为债权债务消灭的重要文本和证据,由此,双方当事人详细了解债权债务抵消协议书的生效要件对于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支付宝花呗怎么还款,电脑端如何还蚂蚁花呗?
支付宝花呗怎么还款,电脑端如何还蚂蚁花呗?现在出门购买物品我们已经不需要带现金,只需要通过手机支付宝、微信即可轻松完成支付,在支付宝中如果暂时......
·走私罪数额达到多少要判刑
五万元以上就够判刑了。(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
·抢劫罪判刑多少年17岁犯此罪怎么量刑?
未成年人犯罪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涉世未深,法制观念不强,做事冲动,所以很容易打破法律的红线,抢劫罪就是比较常见的未成年犯罪......
·侵犯名誉权赔偿精神损失吗?
侵犯名誉权赔偿精神损失吗?一、侵犯名誉权赔偿精神损失吗?侵犯名誉权赔偿精神损失的,最高人民法院将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
·拾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很多人认为,自己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即使别人发现也不用归还给别人,其实,这个思想本质上就是错误的。如果数额过大,拾......
·抱小孩坐副驾驶违规吗?
抱小孩坐副驾驶违规吗?属于违规行为,小孩最好弄个安全座椅什么的放在后排。如果说大人非要抱着,那么就最好让抱着孩子坐在后排。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就......
·债务可以不继承吗
债务可以不继承吗一、债务可以不继承吗依据《民法典》债务可以不继承,但前提是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继承人一旦放弃继承权,即放弃被继承人的债权、......
·怎样才能认定行贿罪
有的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为了竞争一些职位,都会给负责人、领导等送礼。有的行为,就构成了行贿罪。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具体该怎样才能认......
·在离婚后哪些财产不分?
在离婚后哪些财产不分?离婚时,以下几种财产是不能分割的:1、婚前个人财产在新婚姻法实行以前,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在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
·行政处罚程序是口头表达的吗?
判处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相对于实施了侵权行为的主体,行政机关处于主导地位,为了使这些民事主体的权益得到保障,我国立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