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撤销权的范围是什么?
非正常交易行为是指在破产程序开始前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按过低价格与他人进行交易而侵害债权人的行为。我国破产法明确规定了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的行为可撤销行为。判断非正常压价的标准,从理论上讲,应与出卖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大体相当。在实务中,应考虑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交易的风险性,对于稍低于市场价格的出售行为,一般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不能一概地予以撤销。但出售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0.7以上则应视为过低价格。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的行为,在英国破产法上称“过低价值交易”,规定称,与他人进行的交易使公司得不到约因,或与他人进行交易中,对方提供的约因价值远远低于公司在钱或金钱价值方面提供的约因,均属过低价值交易,可予以撤销。
二、债务人恶意损害债权的行为。
我国破产法中规定的隐匿、私分、毁损、抛弃财产的行为即为恶意损害债权的行为。由于该行为属于事实行为,不是法律行为,破产管理人或清算人可通过侵权损害赔之诉或不当得利返还之诉追回财产。
三、可撤销的偏颇行为。
偏颇行为是大陆法国家的用语,指债务人在临界期间内实施的,使个别债权人的地位得到伏于其他债权人的行为。在英美法国家称为优惠行为。该行为撤销的理论依据是保护债权人地位的平等,具体包括1、对原来没有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2、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3本意清偿,即对到期既存债务的清偿。这种清偿,当事人的主观上必须有恶意,即债权人明知或因重大过失不知债务人已无支付能力的本意清偿可予撤销。
四、债务人的无偿行为。
债务人的无偿行为是指破产债务人将本属于破产财产或权利的以无价或几近无代价的方式过度给第三人的行为,包括1、无偿转让财产,如赠与,2、放弃财产或权利,作为的放弃,如免除债务人的清偿义务不作为的放弃,如对将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依法律规定方式中断。3、对外提供无偿担保。
《破产法》中规定撤销权的行使由管理人进行,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只要公司存在上述的事由,管理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公司的行为,收回公司作为债权人隐匿或转移的财产,如果管理人怠于行使此权利时,债权人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损害。所以破产法中规定的撤销权最终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关于破产撤销权的范围或相关知识,如有疑问可以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涉及抚养费的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在夫妻选择离婚后,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并不会随之改变,未抚养孩子的一方仍旧需要对子女支付一定的抚养费,但由于与孩子的感情并不是特别亲切不想支付抚......
·天津丢失机动车牌照吗?
天津丢失机动车牌照吗?天津市民买到小汽车后,就要为其办理上牌手续了,这时需要注意将牌照固定结实。否则,当下大雨的时候,因为螺丝松动,小汽车的......
·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
·父母为子女买的房子归谁
除却个别拆迁补偿现象,每一处房屋都来之不易。可能老一辈辛辛苦苦积攒大半辈子,才能为子女购买一套婚房。因为房子不仅仅是资产,是居所,也是上一代......
·民法中的抗辩权的特征和类型
民法中的抗辩权的特征和类型抗辩权是承认他人请求权的存在,但是拒绝履行而产生的一种权力,通常发生法庭上双方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阻......
·山东省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山东省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细则具体的内容一、申请范围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装修装饰和与其配套的线路......
·宝山工伤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很多劳动者在进行职业活动或与职业相关的活动中,因遭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或失误导致的伤害,称之为工作伤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工伤。那么,怎么样认......
·法律规定商标续展几次?
法律规定商标续展几次?一、法律规定商标续展几次?注册商标的续展没有次数的限制,只要商标注册人愿意可以无期限的续展下去。第四十条注册商标......
·一、房屋出租合同备案到哪里网签?
一、房屋出租合同备案到哪里网签?1、如果是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撮合达成的住房租赁交易,可通过上述机构和企业实施合同网签。2、如果......
·分公司注册需要资料及流程是怎样的
分公司注册需要资料及流程是怎样的一个公司或者集团的蓬勃发展意味着这个公司不断壮大,则需要分公司让这个公司越来越强。分公司的注册就显得十分重要......
·工伤认定劳动关系争议会影响工伤认定吗?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规定,职工在劳动期间因工受伤的,需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赔付。工伤认定的前提之一就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否则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