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二、代位权成立要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债务人对于第三人的权利,为债权人代位权的标的。债权人的代位权属于涉及第三人之权的权利,若债务人享有的权利与第三人无涉,自不得成为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对象。[2]
关于债务人对于第三人权力的范围,《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仅限于到期债权,过于狭窄,不符合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立法目的,使该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有鉴于此,对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到期债权为代位权行使的对象,应采取目的性扩张的方法加以解释,主张可代位行使债务人对于第三人的权利包括:
(1)纯粹的财产权利,如合同债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基于无因管理而生的偿还请求权,物权及物上请求权,以财产利益为目的的形成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抵消权,让与权,清偿受领权等;
(2)主要为财产上的利益而承认的权利,例如,对重大误解等民事行为的变更权或者撤销权;
(3)诉讼上的权利,例如,代为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诉讼上的权利。
得代位行使的债务人的权利,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按照《合同法解释(一)》的规定,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例如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金、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均不得由债权人代位行使(第12条)。[3]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在上文中为您介绍了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您会对代位权诉讼有进一步的了解。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上述提到的四项条件,代位权行使对于债权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债权人通过对债务人行使代位权,可以有效的避免自身的利益受到进一步的损害。此外,代位权的行使也是有限制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产品设计图能否做著作权保护?
产品设计图能否做著作权保护?一、产品设计图能否做著作权保护?产品设计图能够做著作权保护,作为设计者,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设计图,应当申请著......
·一、遗嘱继承房产范文是怎么样的?
一、遗嘱继承房产范文是怎么样的?甲方(遗赠人):×××(写明姓名、住址)乙方(受赠人):×××(写明姓名、住址)甲乙双方就遗赠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成都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成都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一、成都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货币补偿安置为房屋评估价的30%,非住宅补贴评估价的20%;临时安置补助费计算6个月,每户......
·一般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我国《劳动法》里面对于工伤的赔偿有着明确的规定,您在工作中发生受伤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在发生工伤之后是要对劳动者进行相关......
·土地使用期限届满应该怎样处理呢?
土地使用期限届满应该怎样处理呢?您都知道,无论是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还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都是有期限限制的,也就是说这些土地只能在规定的期限里进行......
·郑州市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是多少?
现如今许多年轻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只对比各个招聘企业的规模大小,对比企业提供薪水的高低,却忽略了五险一金的存在,使自己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五......
·批捕和逮捕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一、批捕和逮捕的区别具体是什么关于批捕和逮捕的区别在于:批捕,是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嫌疑人已查清的犯罪事实,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国家相关法......
·交通轻微人伤赔10万合理吗?
交通轻微人伤赔10万合理吗?交通轻微人伤赔10万是合理的。轻微伤的赔偿标准是没有最高限额的。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
·分家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分家协议有法律效力吗?一、分家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分家协议书属于民事合同,只要是分家协议不违背法律规定,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就具有法律效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