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不赔偿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不赔偿怎么办
1、代位赔偿
“代位赔偿”又称为“代位追偿”,是指被保险物品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由第三者责任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车主)履行损失赔偿责任后,保险人(保险公司)有权在其已经赔付金额的限度内取得被保险人(车主)在该项损失中向第三责任方要求赔偿的权利。保险人(保险公司)取得该项权利后,即可取代被保险人(车主)的地位向第三责任方索赔。
简单来说,“代位赔偿”就是由您的保险公司先行向您垫付维修费后再向责任方追讨赔偿。例如:您的车与其他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判对方全责,但是对方无经济能力,无法进行赔付。这时候您可以向自己所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赔偿申请,先由您投保的保险公司把维修车辆等相关费用赔付给您,然后由保险公司向肇事方追讨赔偿款。
2、法院起诉
1、将肇事车辆的车主、司机和车辆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一起起诉到法院;
首先您可以直接去工商局查询对方保险公司的企业信息。只需到所在工商局的企业信息科,拉一张对方保险公司的企业信息,盖章即可。前往开具事故认定书的交警支队,凭事故责任认定书拉出对方车主、驾驶员的信息。
2、前往被告所在地或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根据交警做出的责任认定、法医做出的伤残鉴定结论进行索赔;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填好起诉书,交诉讼费,把发票、定损单、责任认定书、维修清单以及起诉书复印4份,车主信息、驾驶员信息、保险公司信息一份,一起交给法院,拿到一张诉讼受理通知书。
3、回去等消息。一般几天后,法院会给双方打电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15天以后开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不赔偿怎么办?我们建议选择法院起诉这种方式,因为法院起诉后法院会和保险公司沟通让保险公司先行赔付,这样更能保障你的合法权利。不过各地的赔偿标准都不一样,所以当您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先协商处理,如何不行上法院进行起诉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缓刑和管制有哪些区别2023
缓刑和管制有哪些区别(一)从法律属性上比较虽然管制是开放性刑种,并且从逻辑上讲是最轻的一种,但是由于它没有缓冲手段,一旦罪犯被判处后,必须立即......
·行使撤销权有什么效力
行使撤销权有什么效力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就能撤销债务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此时肯定会对债权人、债务人产生法律效力的,......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内容有哪些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内容有哪些?装修质量不达标会造成许多安全隐患,也会增加重新检查修补等后续工作,建筑材料是工程的基础,只有钢筋、水泥、砂土、......
·辞退员工当面结清工资吗
辞退员工当面结清工资吗一、辞退员工当面结清工资吗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应当在办理工作交接时一次性结清。《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上海企业工资指导线
工资是经济市场中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工资指导线不断上浮,相对应地,企业职工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上海作为一个沿海......
·关于判缓刑对人有什么影响?
一、被判缓刑的人有什么影响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缓刑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但是在个人信息中依然会留下刑事处罚的......
·根据法律规定鼻子轻微伤赔偿多少钱?
根据法律规定鼻子轻微伤赔偿多少钱?根据法律规定鼻子轻微伤赔偿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轻微伤的赔偿,需要根据被害人的医疗费、交通费等实际......
·诉前财产保全法院要交的资料有哪些
诉前财产保全法院要交的资料有哪些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时需提交以下证据和材料:1、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一份。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
·签订劳务合同员工辞退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签订劳务合同员工辞退赔偿的标准是什么一、签订劳务合同员工辞退赔偿的标准是什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1、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
·交通事故死者的近亲属包括哪些
交通事故中若是造成了人员死亡的话,此时也是需要做出赔偿的,但赔偿的对象不再是死者,而是死者的近亲属。由此可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中确定死者的近......
·多份合同诉讼标的可以一同起诉吗
多份合同诉讼标的可以一同起诉吗如果多份合同都是证明同一个事实,构成同一个法律关系,是完全可以在同一个诉讼中进行审理的。即使相同的合同主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