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信息公开条例
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对此,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1、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务公开,二是信息公开;
2、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指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开其行政事务,强调的是行政机关要公开其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属于办事制度层面的公开。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和外延要比政务公开广阔的多,它不仅要求政府事务公开,而且,要求政府公开其所掌握的其他信息。
二、最新要求
1、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推进审批过程和结果公开,着力做好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信息公开。
2、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2013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3、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市县级政府要全面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退出信息。
4、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重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重点整治工作、执法检查等信息公开。
5、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重点推进空气质量、水质环境、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的公开。
6、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推进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2014年,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
7、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着力推进涉及教育、交通运输、农民负担、医疗、房地产市场、旅游市场等价格和收费监管信息的公开。
8、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着力推行征地信息查询制度,推进房屋征收决定、征收调查结果、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情况等信息的公开,实行阳光征收。
9、推进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
以上,就是我们对有关宁波信息公开条例的整理。因为各个地区的条例因地方的社会条件而定,所以具体的相关条例,还需去当地的有关部门咨询清楚。当然,有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我们老百姓将会更便捷的了解政府的运作流程,更好的行使我们的权利。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可以咨询网站的律师,我们有专门的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给租车公司交了定金能退吗?
给租车公司交了定金能退吗?给租车公司交了定金是不可以退还的,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
·国家道路征地补偿标准银杏树价格是多少?
国家道路征地补偿标准银杏树价格是多少?国家征地果树赔偿标准根据果树的品种及生长期规定了不同的补偿金额标准。通常补偿金额最高的为果树盛果期,补偿......
·一、男方吸毒女方起诉离婚是否可以?
一、男方吸毒女方起诉离婚是否可以?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方吸毒女方是可以诉讼离婚的,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予以离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导致合同终止的条件有哪些
导致合同终止的条件有哪些?一、导致合同终止的条件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
·非法侵占和拾得遗失物有什么区别?
非法侵占和拾得遗失物有什么区别?拾得遗失物和非法侵占两者看起来有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将他人所有的物品置于自己的管控之下,相当于从表现上持有了......
·有土地使用证拆迁院子怎么算
有土地使用证拆迁院子怎么算一、补偿金类目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
·专利技术许可合同是怎样的
专利技术许可合同是怎样的?专利是发明者的脑力劳动成果,专利申请之后,如果该专利商业价值,会有生产企业会想要使用该专利,这时就要获得专利所有......
·一般秸秆焚烧罚款多少钱?
违法秸秆焚烧罚款多少钱?1、对违法焚烧农作物秸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
·买卖商标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买卖商标合同的内容有哪些买卖商标其实也就是进行商标的转让。在实践中商标转让经常发生,商标转让一般需要签订商标转让合同,不过对于很多当事人而......
·一、办公用房租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办公用房租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注意签订租赁合同房屋租赁是指出租人将房屋交付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办公用房的......
·离婚调解书如何约定探视权
离婚调解书如何约定探视权?探视权由双方约定,法律没有强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执行)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