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房是否可以买卖
一、抵押房是否可以买卖
(一)法律的相关规定
《担保法》规定转让经登记过的抵押物,应当通知抵押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非经通知或告知的,转让行为无效。这个规定开始贯彻物尽其用的思想,并考虑到了抵押物受让人的利益。
此外,《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规定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人或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向抵押人追偿。
(二)抵押财产是允许转让的,抵押财产要实现转让附有一定条件
总的来说首先抵押财产是允许转让的,而非老观念中转让抵押物无效。其次,抵押财产要实现转让附有一定条件,转让条件成就时才发生抵押财产所有权的变化。另外,关于抵押物转让的法律规定是针对行政管理性质的规定,而不是针对抵押物转让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
二、购买已设抵押房屋是否有效?
(一)购买已设抵押房屋,购买合同符合条件的有效
合同订立的行为效力,受《民法通则》的调整,符合《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合同即生效。房屋买卖协议作为债权合同,只要满足3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结合《合同法》第44条,协议自成立时生效。协议的效力在签订之时即已确定,不应通过协议的履行来反决定协议的效力,这样做才符合《民法通则》及《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需求。诚实信用是民事社会活动中的“帝王法则”、最高准则。
(二)抵押房不符合转染条件的,不发生物权转移
另外,被转让房屋因为设置了抵押权而不能转让,应理解为房屋产权变动的结果条件,而不是原因条件,不符合转让条件的,房屋不得进行过户登记,不发生物权转移,但转让协议本身不应受到影响,协议仍然有效。这即是《物权法》第15条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以上就是对“抵押房能否买卖,购买已设抵押房屋是否有效”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抵押房是可以购买的,但是要购买抵押房有一定的附加条件。如果对这些条件不了解,盲目购买可能无法顺利获得房屋产权,造成买家损失,所以建议如果购买房屋时对抵押房屋是否符合转让条件要咨询专业律师,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辞职之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追回
辞职之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追回辞职拖欠的工资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一次性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
·刑诉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刑诉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作了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
·两杯白酒是醉驾还是酒驾
两杯白酒是醉驾还是酒驾根据身体内酒精含量,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不违法);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为酒后驾驶;血......
·出车祸怎么和肇事者协商
1、司机买了交强险,交警部门也出具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要求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复印病历,保存好花费的相关票据。之后起诉,申请伤残鉴定,以鉴......
·滨州合同债权债务纠纷律师如何选择?
滨州合同债权债务纠纷律师如何选择?在滨州,只要是做生意,都要签合同,那么公司或者个人如果遇到由于合同导致的法律纠纷,合同里面涉及到债权债务......
·关于地下埋藏物归属的相关法律是什么?
关于地下埋藏物归属的相关法律是什么地下埋葬物被发现之后,一般我们都会直接将物品占为己有,但这种做饭是不正确的,中国的法律对地下的埋葬物发现是......
·离婚债权债务怎样分
离婚债权债务怎样分一、夫妻间债权债务怎么处理对于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举债应当如何认定其性质的问题,《解释(二)》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以债务......
·经济犯罪侦查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经济犯罪侦查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以下经济犯罪案件将立案......
·浙江台州抚养费是多少钱?
对于很多育有子女却又不幸发生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导致离婚的家庭,都会产生很多后续问题,比如孩子的抚养费和探望权等。在众多有关离婚问题的咨询中,关......
·招摇撞骗治安处罚法的处罚是什么?
招摇撞骗治安处罚法的处罚是什么?一、招摇撞骗治安处罚法的处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