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适用范围
将与身份关系有关的事实以及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排除在自认的客体范围之外,不适用自认规则。
二、自认效力是怎样的?
1、自认方: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撤销。其约束力来自于诚实信用原则及禁反言原则,同时效力及于二审。
2、自认相对方: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3、对法院效力:法院须以当事人自认作为判决依据,这是源于当事人主义中的辩论主义这一基本原则。
三、拟制自认问题我国严格限制默示自认原则,即不仅要求当事人有不予争执的行为发生,也同时要求审判人员充分说明该事项的含义及可能的后果,并再次询问其对该事实承认或否认的意见,该方当事人仍然不置可否、态度暧昧、沉默不语的,方能视为自认效果。
注意,单纯沉默,不必须构成自认。因一方对对方不利于己方的陈述沉默,其含义存在多种可能,或记不清、或不想回答,不具有确定性,必须进一步确定其含义,再行判断。
四、自认撤销
1、法庭辩论终结前,经对方当事人同意;
2、有充分证据证明自认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
五、自认事实与已查明事实相矛盾时的适用问题《证据规则》第九条规定六类无需举证的事实;第十三条规定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因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不相符合时,不适用自认规则。
六、诉讼外自认
1、当事人私下自认,即不是在法庭上(包括书面形式材料的),只作为证据材料使用。
2、本人在他案中的自认效果:
如果他案已经生效,根据既判力理论,应当对本人有约束力;他人在他案中自认,根据既判力相对原则,仅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在特殊情形下对本案有约束力,如判决具有对世效力。
七、民事诉讼自认规则会涉及到什么法律?
《证据规则》
第八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看完上述的文章相信您对于民事诉讼自认规则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诉讼自认规则必须是在当事人完全自愿且没有被胁迫的情况下方可得到法律的承认,否则可能会被撤销。另外上文中还介绍了自认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自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离婚孩子男方抚养弃养是否可以?
离婚孩子男方抚养弃养是否可以?父母对子女应尽的抚养、教育义务是不应该也不能够放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条文如下:第二十一条 ......
·民间借贷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的相关探究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借贷也越来越多了,怎样才能避免或者是减少民间的借贷的纠纷呢?民......
·校园侵权行为责任承担形态的界定
校园侵权行为责任承担形态的界定校园侵权虽然发生在校园里,但是其等同于社会上的侵权行为,十分严重,因此我国专门为此设立了法律条款来约束,对侵权......
·身份证遗失该怎么坐飞机
现在我们都知道,出国旅行或者出差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飞机,乘坐飞机需要本人的身份证来办理相关的手续。但是如果身份证丢了在理论上也能够坐飞机。那......
·合同诈骗立案后可以撤案吗?
合同诈骗立案后可以撤案吗?一、合同诈骗立案后可以撤案吗?合同诈骗立案后一般情况下不可以撤销案件。即使双方私下已经解决了,但是人民法院也不会......
·停止执行行政拘留条件是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不小心触犯法律的边缘,而被行政拘留。可能会不小心触犯法律的边缘,而被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如今社会中比较常见的处罚方式了......
·法院对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既遂如何裁判?
法院对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既遂如何裁判?法院对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既遂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条【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违反有......
·一、关于失业金主动离职能领吗?
一、关于失业金主动离职能领吗?主动离职一般不能领失业金,领取失业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1、劳动者失去工作不是出于本人意愿的,可能是......
·代位权纠纷起诉前提是什么?
代位权纠纷起诉前提是什么?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代位权为债权人的权利,《合同法解释(一)》于第11条进一步规定了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为债权人对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