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一)计算标准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
1、受害者为60周岁以下的,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固定的;
2、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在20年的基础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3、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死亡赔偿金赔偿的对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太小,赔偿20年就完了,年龄大一点的就是年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
(二)城镇居民的计算方法
城镇居民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三)农村居民的计算方法
农村居民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四)不同年龄的计算方法
1、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2、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3、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二、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
(一)确定分配人员
对于死亡赔偿金之分配人员即权利主体的确定,参照《继承法》的相关原则在近亲属之间进行分配。其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当死者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则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权利人在其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死者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作为权利人进行分配。
(二)确定分配原则
死亡赔偿金并不等于遗产,其分配的原则也必与遗产不同。
根据《人身赔偿解释》中的精神,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余命年岁内收入“逸失”的赔偿,其性质属于财产性质的赔偿,对此赔偿金的分配应根据权利主体对死者的经济依赖程度和生活关联程度在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在同一顺序中存有未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其他近亲属,则其不能对此要求进行分割,但其可以通过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被扶人生活费等方式来获得某种意义的赔偿。
交通事故中涉及到的赔偿项目是比较多,针对不同的赔偿项目,具体的赔偿计算标准是不一样的。上述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的内容。在实际计算的时候需要区分一下死者的的年龄,这样计算出来的死亡赔偿金数额才是比较合理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自诉案件需要材料都有哪些
自诉案件需要材料都有哪些自诉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酒驾第一次会怎么处理
酒后驾驶机动车,记6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1--3个月;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醉酒驾驶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
·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是怎么样的我国在民事诉讼中关于证明责任规定的相当的严格,谁主张,谁举证是我国的民事诉讼举证规则,相比刑事和行政举......
·涉嫌逃避商检罪法院会判多久
涉嫌逃避商检罪法院会判多久?逃避商检罪的判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条【逃避商检罪......
·亲属关系是禁止结婚的吗?
亲属关系是禁止结婚的吗亲属关系是禁止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禁止结婚。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男方结婚年龄不得......
·当事人如何解除买卖合同
当事人如何解除买卖合同实践中有买东西有退东西,具体到合同的话就是有签订买卖合同的情形,也有解除买卖合同的情形,但对于当事人来讲,要是出现了一......
·第
第一、在成都买房,购房人应该有购房所在区户口,或户口不在想要购房的区域,但是在当地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24个月以上。第二、拥有成都市户口的居......
·法律规定林木砍伐证怎么办
法律规定林木砍伐证怎么办一、法律规定林木砍伐证怎么办?1、申请人在县政务中心导办台抽号后,到林业局窗口递交申报材料。窗口人员对材料进行初审......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经济诈骗能减刑吗?
日常生活当中诈骗行为是比较常见的这种行为发生之后,那么是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报警的,因为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当然,在诈骗类型当中......
·抚养权变更法定条件是什么
抚养权变更法定条件是什么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