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清收风险有哪些?
第一种就是使用法律的程序来催收债务,这种方式的催收在一定意义上最安全也最有效,但是风险依旧存在。首先在诉讼阶段时间的漫长和结果的不确定,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变化无法把握,致使在清收过程中要支付大量的额外费用,例如律师费,诉讼费及其他费用等等。并且收回债款的可能性有多大和还需要支付多少费用都是无法预计的。
第二,在债务纠纷中如果债务人方和债权人属于异地债务,对方的财产,资产情况查实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无法做到事无巨细。还存在一个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另外对诉讼中各阶段的保全措施也相应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三,债务在催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跟进,或者没有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催收人员一对一处理,很可能造成催收时机的错失。
第四,委托专业的律师和清债机构清收债务不能很好的正确识别其专业性和合法性,致使债务没有收回,反而损失更多,给债务纠纷带来二次伤害。
二、债权日常管理应当谨慎注意的事项
1、建立企业债权管理机制,科学划分债权清收的风险等级。科学的债权债务管理体制是降低风险的最为基础的手段,防止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在诉讼中失去胜算。
2、及时清收。一旦债务人出现拖欠时要及时解决,不能一拖再拖。风险等级较高的债权,应及时寻求律师帮助,加大清收力度,否则就会把活账拖成呆账,把呆账拖成死账。
3、债权债务关系应明晰。债权清收时,首先要把双方的债权、债务核对清楚,不能把商情和友情混为一谈。债权、债务清晰并有正式的确认书、对账单是清收的保障。
4、合同履行全程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各项合同、各种来往法律文书、对账函、催款函及回执等。
5、积极运用多种清收手段。清收的方式不能单一,最好委托律师运用多种有效手段进行清收。客户出现货款拖欠时,企业应根据每个欠款客户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科学、完整的清款措施并严格执行,清收欠款的措施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清收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债权债务清收风险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风险最小的方法是利用法律程序来进行债权债务的清收,而如果在催收的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士跟进或专业律师能力不够,就有可能导致催收不及时或损失更多,因此,在债权债务清收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取风险较小的方式。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由于没有子女,会选择通过遗赠的方式将死亡的财产赠与给集体或者个人。或者有的人为了能够让自己老有所依,会通过和他人签署遗......
·琼海司法鉴定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在琼海市有很多鉴定机关可以做司法鉴定,那么当事人有权自行委托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或者由司法机关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司法鉴定也是维权的主......
·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转让
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转让?未取得土地证,没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出让无效。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追尾发现前车司机酒驾怎么处理
前车司机负全部责任。根据我国交通法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前车酒驾追尾,除非前者能够证明,后车故意撞击前车,否则由前车司机承担全部责任。《道路交......
·3000万注册资本开票之间有关系吗
一、3000万注册资本开票之间有关系吗应当交纳的实收资本的印花税是交纳的注册资金万分之五;这个税属于一次性的,但以后如果增加注册资金还须就增加......
·丧偶后婚姻就解除了吗
婚姻因配偶死亡的法律事件而终止。1、因配偶自然死亡而终止婚姻关系;2、因配偶一方宣告死亡而终止婚姻关系(我国以宣告死亡之日起婚姻关系即行终止);3、......
·股份公司注册资本要求一次性出资到位吗
股份公司注册资本要求一次性出资到位吗一、股份公司注册资本要求一次性出资到位吗?注册资本不要求一次性出资到位的,注册资本出资时间是股东协商的......
·开发商逾期办证怎么办
在购房过程中,很多购房者会遇到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成了诸多购房者面临的一大难题。那么,开发商逾期......
·一、构成重婚罪属自诉案件吗?
一、构成重婚罪属自诉案件吗?重婚罪既是自诉案件,也可以转化为公诉案件(只有在被害人不告诉情况下其他公民向检察机关控告才转为公诉案件),追究重......
·不登记结婚离婚有孩子怎么办
不登记结婚离婚有孩子怎么办没领结婚证则是同居关系,无需通过民政部门或者法院解除关系,自行解除即可。如果对同居财产分割有争议,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起诉离婚应该去哪里的法院
(一)一般离婚诉讼1、离婚诉讼一般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但下列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