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失物的条件是什么?
在我国,我说经常会捡到一些东西,对于捡到的东西可以叫遗失物,也可以叫无主物,无主物是说明这个东西它原本就没有被人所有,如果你捡到了,可以抢先占有,对于遗失物就不一样了,那么关于遗失物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进行详细的解答。
一、遗失物的条件
(1)须占有人丧失占有;
(2)占有丧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弃占有,则为所有权的抛弃行为,将作无主物处理。占有辅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经主人同意,私自抛弃动产,应认定为非出己意丧失占有,仍构成遗失物;
(3)须现无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则不能构成遗失物,如盗窃物品不能构成遗失物;
(4)丢失的须为动产且非无主。
不动产的属性决定了不能丢失,所以,遗失物只能是动产。由于动产不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因此,不是抛弃物,而是有主物。遗失物被拾得人拾得后,就在遗失人和拾得人之间形成一种法律关系,拾得人是基于拾得行为而取得遗失物占有的人,拾得行为为发现遗失物并实施占有的行为,拾得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拾得人拾得遗失物以后,负有通知所有人、遗失人或者其他有受领权的人,并将遗失物返还的义务。在遗失物返还和交付之前,拾得人还有依据善良管理人标准予以妥善保管的义务。
依《民通意见》第94条的规定,拾得物灭失、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拾得人拒不返还在实践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未将遗失物据为已有,只是在失主要求返还时,拾得人予以拒绝;二是拾得人自始、公然将始得物据为已有,并拒不返还。不论前者,还是后者,拾得人均应承担侵权的法律后果。
拾得人是否享有报酬请求权,我国立法暂无明定。理论上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肯定说认为,世界多数国家都有关于报酬请求权的规定,传统的拾金不昧上升到法律规定的做法忽视了双方实际利益的平衡,影响了法律规则实际发挥效力;否定说认为,拾金不昧是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如规定报酬请求权,不利于弘扬美德。但从社会实际和法律的制度价值考虑,是有规定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必要。我国的社会形态已转化为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形态,既然承认以利益为核心,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能够为遗失物的返还提供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纠纷,同时,报酬请求权的规定也不会使失主损失过多的利益,甚至对失主更为有利。
关于遗失物的条件是什么的问题,从我们的文章之中我们知道,如果要是遗失物,必须是原本的所有人没有了所有权,还有就是这个东西必须是无主物,必须为动产才可以,具体的文章中已经给出。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对于公司有权辞退员工吗?
对于公司有权辞退员工吗?公司有权利开除员工吗什么情况下可以开除。在员工触犯公司条规的时候,公司是有权利开除该员工的。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
·专利权的职务发明的保护期限是多久
专利权的职务发明的保护期限是多久?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由于至少需要经过形式......
·什么是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
一、什么是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安阳二十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咋处理?
安阳二十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咋处理?土地使用权到期应当自动续期。《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
·遗赠扶养协议遗嘱人怎样单方面撤销
遗赠扶养协议遗嘱人怎样单方面撤销如果要行使撤销权的,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出具撤销通知书,送达给被撤销人。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
·孩子的医学出生证明丢了怎么办
出生证明一旦丢失,可以补办。补办方式是:1、首先,去原来新生儿出生的那个医院,找原来的科室开出当时的住院分娩医学情况证明说明。这个说明需要新生......
·受贿罪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什么?
受贿罪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利用职权,索取或非法占有别人的钱财或财物,或为亲属或朋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的行为。我国法律......
·2023开车玩手机怎么处罚
开车玩手机怎么处罚开车玩手机属于违法行为。开车玩手机已经违法,会进行相应的警告并且处两百元以下的罚款,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了在驾驶过程当中......
·传销开发人员量刑标准
量刑标准如下:行为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上是怎么认定分手费的
分手费是基于男女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而产生。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时,双方约定或一方自愿给付分手费的行为显然是男女双方的民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