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权分类具体有哪些
抗辩权的定义
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抗辩权的分类:
一、诉讼时效抗辩权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且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二、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又称检索抗辩权或先索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人向其请求履行保证责任时,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就债务人财产诉请强制执行;在主合同债权债务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可以对主债权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特殊抗辩权。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延期的抗辩权。先诉抗辩权行使的结果,是暂时的延续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而并不是消灭其请求权。因此,它的作用仅在于阻却,而不是消灭。
三、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四、顺序履行抗辩权
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
五、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力。抗辩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上我们是从狭义的角度对抗辩权分类进行分析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抗辩权可以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只有满足行使某一类抗辩权的条件时,当事人才能按照法定流程对抗对方的请求权。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究竟什么是无权处分行为?
实践中无权处分行为并不少见,比如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夫妻共同财产便属于无权处分行为。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无权处分行为呢?如果一方实施了无权处分行为......
·债权人应该如何行使撤销权?
(一)在可撤销的赠与合同中行使撤销权可以由赠与人撤销的赠与合同的债权人也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二)不可撤销赠与合同中债......
·侵权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商标法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做出了法律上的界定,有下列五种:(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
·专利和商标的保护期限以及它们的异同
当我们发明出某样东西时或者写出一篇文章一本书,亦或经商时做出一个商标时都会到相关机构申请专利,从而保护我们的东西。不管专利还是商标都是我们自......
·一、我怀了别人的孩子重婚罪成立吗?
一、我怀了别人的孩子重婚罪成立吗?是否构成重婚,法律上有严格的规定。法律上的重婚,不等于通奸和出轨,法律上认定重婚必须是有两本以上的结婚证......
·专利权与著作权的不同是什么
专利权与著作权的不同是什么(1)保护的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表现形式,不保护思想、情感和观点等内容本身,这些形式表现为小......
·一、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是否有补偿金?
一、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是否有补偿金?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的话是没有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
·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是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
·集体合同生效后员工的权益有哪些
集体合同生效后员工的权益有哪些一、什么是集体合同呢?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
·一、没尽扶养义务能继承遗产吗?
一、没尽扶养义务能继承遗产吗?没尽扶养义务也能继承遗产,但不尽扶养义务的应该少分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