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饮品如何成为保健食品认证族维生素功能饮料?
一、维生素功能饮料介绍:
市场消费人群属于青少年和年轻一族,喜欢运动并且注重健康的青年,行业比较规范,国内品牌力量薄弱,国外品牌价格居高不下,造成消费者爱喝却喝不起的现象,自2009年两年来,功能饮料国内品牌成长迅速。将来,国内维生素功能饮料与国外维生素功能饮料能一比高低,一些企业开始强势进驻维生素功能饮料行业,并在市场中推出了维生素功能饮料,经过1年期间的大范围广告宣传,但市场效果并不乐观,其他企业也重金推出自己的品牌,并重金投放广告,但市场状况依然不乐观,截止2015年,维生素功能饮料进入稳定期,2016年,饮料容量呈现出“增容”的趋势,500Ml的维生素饮料普遍加量100ml,成为600ml。并且饮料格局出现两极分化,清淡饮料和维生素功能饮料出现分化,两种类别饮品分别具有不同的消费人群。
二、相关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一条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三、区分普通饮料和保健饮料:
关键是看饮料中所含有的维他命成分含量是否达到保健品的标准,少的话是饮料,高的话是保健饮品。维生素饮料属不属于保健品,关键看成分有无达到标准,达到了就属于保健品。不管它是不是保健品,都必须通过ISO9000食品安全认证,认证大致要经过三个步骤,通过后才是合格产品。
四、必须获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
批准文号分为有小蓝帽的批准文号(2003年6月12日之前卫生部批,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和没有小蓝帽的批准文号(省卫生厅或卫生局批)。前者有功效性,可以辅助治疗病症,申请小蓝帽需要钱和时间,将相应增加产品的成本;后者作为食品销售,它只是日常的保健,不宣传功效,就像我们天天喝牛奶吃饭一样安全,所以有的就没有特别去批小蓝帽,但是肯定会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的保健品不能含有任何致病因素、虚假信息、夸大功效的文字描述;要保证内容和印刷说明的真实性、一致性;做好其他各种成分含量的标注,否则无法通过认证。要想成为保健食品认证族维生素功能饮料,厂商需要更严格的自我审查。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法律规定有哪些?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法律规定有哪些?一、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法律规定有哪些?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法律规定有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在政府宏观调控......
·工程质量保修金纠纷
工程质量保修金纠纷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在工程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是需要一个工程质量保修金的,由于一些原因合同双......
·一、阜阳交通事故十级伤残能赔多少钱?
一、阜阳交通事故十级伤残能赔多少钱1、十级残疾赔偿金=城镇标准:7.3万元;农村标准:1.87万元;2、被扶养人生活费;3、医疗费赔偿金额=医疗费医......
·撤销土地使用证程序
撤销土地使用证程序撤销土地使用证程序土地证,是国家规定的土地的使用者或者土地的所有者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国家关规定,......
·故意损坏财物罪入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故意损坏财物罪入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财物损失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2、故意对他人财物进行毁坏,数额达为到5000,但毁坏次......
·刑事拘留的期限可以折抵刑期么
刑事拘留的期限可以折抵刑期么在判刑之前,若是犯罪分子有先被羁押,即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那么拘留期间或者逮捕期间的时间,在判刑之后也是会计算......
·私自占用耕地赔偿标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农村耕地被私自占用的情况,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占用者是需要给予土地所有者一定数额的补偿费进行补偿的。但是,......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罪会判多久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罪会判多久?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罪的判刑标准一般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最重的判刑标准是十年以上......
·合同诈骗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同时提起吗?
合同诈骗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同时提起吗?可以,合同诈骗案件可以刑事附带民事。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
·独生子女继承公证遗嘱房产需要公证吗?
独生子女继承公证遗嘱房产需要公证吗?独生子女继承房产最好办理公证,这样效力最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