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离婚女方想争取孩子抚养权,如何争取?
一、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如何解决?
夫妻离婚时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那么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解决方式也就有协议解决和诉讼解决。协议解决子女抚养权问题时,由夫妻自主决定子女的抚养权归谁;在起诉由法院解决子女抚养权问题时,法院会一般根据“对子女健康成长有利”原则进行判决。
二、离婚时女方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什么情况下会判给女方?
我国新婚姻法确立了保护妇女儿童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判决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归属时会综合考虑未成年子女的需要和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子女抚养权判归男方或女方,其首要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离婚时女方应当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呢?法院在什么情况下会把子女抚养权判给女方?
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子女抚养的司法解释,出现以下情形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往往会判归女方: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已作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3、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4、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5、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或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6、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外祖父母生活多年,且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外孙子女的;
7、十周岁以上的子女主动要求与母亲生活的。
具体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离婚时子女已经年满四岁,女方经济状况又较差,那么女方要想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应当从以下九个方面收集证据:
1、医疗机构出具的,女方已作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诊断证明;
2、子女长时间随其生活,对子女的生活及教育倾心关注的证明;
3、对方有其他子女的证明(如户籍上的子女情况);
4、医疗机构出具的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诊断证明;
5、对方有吸毒、赌博、酗酒等恶习,或有虐待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证明;
6、子女随外祖父母单独生活多年,外祖父母要求且有能力帮助照顾外孙子女的证明;
7、女方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及经济收入的证明。
婚姻关系破裂时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如何将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是夫妻争取子女抚养权应考虑的关键问题,法律在判决抚养权问题时更注重的是证据,想离婚女方想争取孩子抚养权时,不仅考虑到自己的环境及条件是否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更应搜集更多的证据,这样在离婚时争取子女抚养权时更有把握。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著作权不能转让的权利是什么
著作权不能转让的权利是什么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离婚本人不在可以离婚吗?
离婚本人不在可以离婚吗离婚本人不到场一般来说是不能离婚的,无论是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的话,必须夫妻双方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否则不予......
·法律对单位犯罪概念如何界定?
就公民个人的能力而言能够触犯的罪行的危害程度肯定远远不及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单位所犯之罪,所以法律就对单位犯罪进行了专门性的规制并且要求司法在处......
·第一继承人继承比例是一样的吗?
第一继承人继承比例是一样的吗?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
·司法鉴定委托人回避有哪些相关规定?
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像我们所熟知的法医鉴定也是其中一类司法鉴定,此外还有物证类鉴定与声像资料鉴定。也正是因为司法鉴定的......
·贵州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以前出门基本靠走,到现在许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汽车,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每一次事故的......
·行政处罚方式主要有几种?
行政处罚方式主要有几种?一、行政处罚方式主要有几种?《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
·律师会见拘留人员有公安监听吗?
律师会见拘留人员有公安监听吗?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办案机关不得派员在场。在律师会见室不足的情况下,看守所经辩护律师书......
·医疗纠纷申请调解书怎么写?
医疗纠纷申请调解书怎么写?患者同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后,双方往往很难自行协商解决,这时医疗纠纷调解是派上了用场。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
·公司安排出差可以拒绝吗
公司安排出差可以拒绝吗一、公司安排出差可以拒绝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出差的定义,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出差的性质,参照国务院及相关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