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多少年?
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
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时,应区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打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多少年
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处罚
刑法第409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立案标准
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
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
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
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由上述规定可知,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即应对其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四、相关说明
1、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本罪名是新《刑法》增设的新罪名。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
以上就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多少年的解答,由文件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传染病防治失职的会依据其情节严重情况处以两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其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止工作不仅是作为一个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态度。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1、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
·无证驾驶摩托一定会拘留吗?
不一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
·妻婚后财产协议没用公证有用吗?
妻婚后财产协议没用公证有用吗?有用;婚后夫妻双方关于财产方面的协议不用公证同样有法律效力。一、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
·不属于专利权人的义务的是有哪些?
不属于专利权人的义务的是有哪些?专利权人可以不用对自己的创造过程进行公开;专利权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
·劳动仲裁和经济纠纷仲裁有什么不同
劳动仲裁和经济纠纷仲裁有什么不同1、适用对象不同。经济仲裁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关系,处理的是经济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劳动仲裁适用......
·营业执照办理需要多长时间
一、营业执照办理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来讲,首先去工商办理名称核准,然后再准备章程、股东会决议,验资报告,股东身份证复印件,房租合同,产权证明复印......
·可以异地处理交通违章吗?
有时,我们在选择自驾游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路况或者不了解当地的交通道路信息等情况,不小心违反了交通规章。但是在自驾游期间并未发现,知道假......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怎样进行?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怎样进行?一、材料的采购管理1、确定采购计划项目部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
·网贷多少利息怎么算的
网贷多少利息怎么算的?现在网贷发展的非常快,其归根结底还是民间借贷,只不过被贷款公司搬到了网上,通过互联网平台筹集资金,发放贷款。对于想通过......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主要在我国《公司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