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协议离婚之后反悔应该怎么办
一、办理协议离婚之后反悔应该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据此,如果是通过,且已办完了,当事人任何一方不能反悔。但是,如果任何一方在一年内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而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受理,但经审理查明订立协议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法院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离婚协议”是指双方在办理协议离婚手续时所提交的“协议”,是已经生效的协议,而不是指在协商离婚事宜过程中签订的“离婚协议”。在没有离婚之前,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的“离婚协议”是附条件协议,没有离婚,协议就没有生效,不能作为人民法院作为离婚财产分割的充分、全面的依据,而只能被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充分参考。
二、协议离婚后能否反悔
已签订的离婚协议能否反悔,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领取离婚证前,离婚协议未生效,随时可以反悔。
2、领取离婚证以后,能不能反悔得分以下三种情形加以分析:
(1)离婚本身不能反悔。
双方离婚后其夫妻关系解除部分立刻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反悔。如要复婚必须双方自愿并重新办理结婚登记。
(2)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可以反悔。
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主要涉及抚养权和抚养费。如果依原协议履行严重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或抚养费明显偏低,另一方随时有权要求变更抚养权或增加抚养费。
(3)财产分割协议原则上不能反悔,但也有例外。
实践中,有的人为了达到迅速离婚的目的,将大部分或者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均答应给予对方,而一旦达到离婚目的,反过来又以显失公平等为由起诉。法律显然不能支持这种不诚信的行为。
①离婚协议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对男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应当认真履行;
②对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如有变更或撤销的意见,双方不能重新达成合意时,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诉讼必须在协议签订后的一年内提起,超过一年的,法院不予受理;
③提起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一方必须举证证明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否则会遭到法院的驳回。
虽然在办理离婚登记之后,离婚协议书已经具有了法律效力,但此时却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因此要是办理协议离婚之后一方反悔的话,另一方也是不能拿着离婚协议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虽然允许协议离婚之后一方反悔,但此时却不能对解除婚姻关系的内容反悔。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形式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形式规定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国家土地所有权包含着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所有,另一种是集体所有。集体土地所有之中就包含......
·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有哪些?一、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有哪些?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有两种设立方式:一是发起设立;二是募集设立。在设立公......
·合同纠纷诉讼管辖地怎么认定?
合同纠纷诉讼管辖地怎么认定?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当事人双方也可以通过协议方式约定由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
·劳动合同中包括哪些内容
事实上,劳动合同只有包括了一些法定的内容,它才会有意义,才会生效。那么,在实践中,劳动合同中包括哪些内容呢?有些单位在提供给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在我国非法集资是诈骗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新型非法集资不断变换作案手法,人们在辨别非法集资犯罪时,越来越困惑,当人们遇到各种新型非法集资及集资诈骗、诈......
·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按照《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根据违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
·2023减刑适用于哪些罪犯
一、减刑适用于哪些罪犯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减刑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对象,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继母或继父是法定监护人吗
父母离婚后,小孩的监护权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一方再婚,继母或继父是法定监护人吗?他们也要履行同等的责任吗?一个全新的家庭可能会给小孩带来不适,为......
·2023公安部明确闯黄灯的处罚规定了么
公安部明确闯黄灯的处罚规定了么一、公安部明确闯黄灯的处罚规定了么?黄灯是一种过渡信号灯,起到警示作用,提示驾驶员信号即将变换。按照规定,黄灯......
·工伤认定什么时间申请书
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劳动者在维权的时候,往往遇到的困难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劳动者本身对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太了解。比如说在遇到工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