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一、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的刑事政策历来主张不废除死刑,但必须坚持少杀,严禁乱杀。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限制,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均不适用死刑: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社会经验也有限,从充分体现保护青少年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否已满18周岁,是决定是否适用死刑的年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一律按公历年、月、日计算实足年龄,必须是过了18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18周岁。2、对于在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不能因其母亲犯罪而剥夺胎儿出生的权利。“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审判前在羁押受审时已是怀孕的妇女。因此,对于犯罪的怀孕妇女,在她被羁押或者受审期间,无论其怀孕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论其是否自然流产或者经人工流产,以及流产后移送起诉或审判期间的长短,都应视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即使这两类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也不应适用死刑。3、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有条文规定,75周岁以上的老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4、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死刑的适用标准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9中: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等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综上所述,我国是法治社会,主张少杀慎杀。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罪犯是未成年人或者怀有身孕的,或者是年龄超过75周岁的老人。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像未成年人和孕妇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法律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即使罪行严重,也不会判处死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融资租赁的条件是什么?
融资租赁的条件是什么一、融资租赁的条件是什么?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
·公证遗嘱更改还需要什么资料吗?
公证遗嘱更改还需要什么资料吗?一、公证遗嘱更改还需要什么资料吗?公证遗嘱更改需要带的资料如下:(一)身份证和户口本,无论到哪里办理什么事情......
·车祸后误工费赔偿需要证明吗?
车祸后误工费赔偿需要证明吗?一、车祸后误工费赔偿需要证明吗?(一)《收入证明》有固定收入的,由用人单位提供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资表和营业执照......
·解除劳动合同要满足哪些条件
在实践中,对于劳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相信您应该并没少见,但您要知道,解除劳动合同是必须要符合法定条件的。那么,在一般情况下,解除劳动合......
·母亲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区别是什么
监护权和抚养权是人们总是容易弄混的,离婚后很多人认为自身有抚养权的同时拥有监护权而对方就没有了监护权,但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是非......
·去法院起诉孩子抚养权的条件有哪些
去法院起诉孩子抚养权的条件有哪些法院会考虑双方的工作性质、工作稳定性、经济状况等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归谁抚养,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着......
·2023年房屋过户新规中过户费有哪些
房屋过户新规中过户费有哪些?1、过户登记费:普通二手房住宅类为80元/套,买方承担。2、交易手续服务费:住宅6元/平方米(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安居房减......
·实物抵押借条应该怎么写
实物抵押借条应该怎么写?抵押借款合同范本甲方:身份证号码:住所:电话号码:乙方:身份证号码:住所:电话号码:为明确甲方和乙方的义务关系,经......
·什么情形下故意伤害罪可以缓刑
什么情形下故意伤害罪可以缓刑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快递丢失误工费怎么赔偿?
快递丢失误工费怎么赔偿?快递丢失之后,快递公司不负责赔偿后期受害者的误工费,而只会对快递物品进行价值对等地赔偿。相关知识:《快递市场管......
·民法总则第14条是如何规定的?
我们的民事行为,无一例外的都受到民事性质的法律规范的约束,而民法总则是民事法律的一般性规定,对于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等法律工作者,需要了解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