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遗赠权的放弃方式有哪些?
一、受遗赠权的放弃方式有哪些?
受遗赠人有两种情况丧失受遗赠权:
1、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没有表示接受或者放弃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附有义务的遗赠,受遗赠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参考以下条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
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二、继承权
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遗赠是单方的、无偿的法律行为,只须遗赠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并不需要征得受赠人的同意。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但遗赠不同于生前赠与,必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具备设立遗嘱的法定要件方为有效。
法律链接: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一千一百五十条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条 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受遗赠权如果在两个月之内没有被受遗赠人做出表示,就认为自动放弃了受遗赠权。从道德上来说,如果受遗赠人存在故意杀害、遗弃或者虐待被继承人和伪造篡改遗嘱行为,会丧失受遗赠权,和上一种情形的不同是这是被动丧失而不是主动放弃。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办理劳动合同续签需要带什么证件?
办理劳动合同续签需要带什么证件?1、主要是单位出一份续签合同意向书,在原合同到期前一个月让员工签署,如果员工不签署,就不用赔偿,直接合同到期......
·不予执行劳动仲裁的条件一般是什么
不予执行劳动仲裁的条件主一般是什么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当事人在合同......
·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怎么办
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怎么办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
·工程质量验收分为哪几个级别?
工程质量验收分为哪几个级别?房地产开发商拿到项目后,会将工程施工部分承包出去,交给专业的建筑公司完成。在工程竣工后,开发商会组织监理机构进行......
·怎样进行交通事故财产保全
交通事故中对肇事车辆的财产保全,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存在一段真空,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那在司法实践中,该怎样进行交通事故财产保全呢......
·重婚原妻子申请婚姻无效可以吗?
男女双方完成婚姻登记后,就建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结婚的时候不告诉对方已婚的事实,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而......
·包庇罪与妨害作证罪如何区分
包庇罪与妨害作证罪如何区分妨害作证罪与包庇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犯罪的直接客体有所不同。虽然两罪的直接客体都是简单客体,但前罪侵犯......
·谁承担民事法律援助律师费用?
现在一些不法企业拖欠工人的工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工人除了向劳动局投诉外,还可以走法律程序,将企业告上法庭。有的工人经济条件不好,无力承担律......
·甘肃对苗圃征地补偿是怎么规定的
甘肃对苗圃征地补偿是怎么规定的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中土地补偿、补助费标准、计算方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以适应国家经济建......
·离岗退养工资福利待遇政策是什么?
在现在的很多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中,由于公司业务调整或者是个人的原因,导致职工无法在该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年龄,我们在本文中针对离岗退养工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