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复议成功率多大?
一、工伤鉴定复议成功率多大?
工伤认定的行政复议是需要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次认定。如果员工没有新的证据提供,那么行政复议后的结果和第一次认定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一样的。认定的标准都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结合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判定的。如果你所做的工伤认定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出来的,公司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一般是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或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行政复议,或在三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方一般为做出认定工伤决定书的行政部门(因为认定工伤决定书是一个标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的伤者最多也就参与旁听一下而已。
二、工伤鉴定复议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后,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在这里,需要注意三点:1、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指的是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或工伤职工所属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能力鉴定的初次申请是他们中的一方所提出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未提出初次申请的他方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也应当有权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这是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2、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不能申请劳动仲裁或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这种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主管的范围。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只能通过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来寻求救济。3、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对此,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不得再次申请鉴定,亦不得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就再次鉴定申请作出最终的鉴定结论后,应当履行对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的送达义务。综上所述,行政复议是工人对工伤鉴定不服的救济手段之一,工伤鉴定复议成功率很难讲,工人在申请复议的时候,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工伤鉴定复议书、原工伤认定意见书等,并且要在拿到工伤鉴定意见书后十五日内申请复议。经过复议,有关部门认为工伤鉴定有误的,要组织进行重新鉴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是怎样的
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是怎样的建筑工程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并且不同的工程对质量、使用上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规范这些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
·律师跟自己都出庭如何辩护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律师跟自己都出庭如何辩护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一、案件受理后,辩护律师应当及时与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联系,出示律师执业证,提交如下法律手续:......
·刑事拘留到逮捕要多少天
一、刑事拘留到逮捕要多少天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刑事拘留为30天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7天)。在这期间不逮捕的会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放人。刑事拘留之后,公......
·模特照片肖像合同怎么写?
模特或明星照片可以对其使用者产生良好的宣传和商业效果,所以多数企业在进行宣传推广时大都会清明星或者模特来帮助其营造宣传氛围。而我国法律则保护......
·试用期辞退孕期员工合法吗?
试用期辞退孕期员工合法吗?试用期辞退孕期员工不合法,依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
·刑事自诉案件原告人不出庭可以吗
不可以,刑事自诉中,原告如果拒不出庭,法院就会作出撤诉处理。被告人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提出反诉。所谓反诉,就是被告人作为被害人控告自诉人......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广州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五个险种。是为公民年老、工作受伤、怀孕分娩、失业、疾病医疗提供的社会福利保障。可是在广州灵活就业人士......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计算标准是什么?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计算标准是什么?一、公司辞退员工补偿计算标准是什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
·劳动者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者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法规定,单位未按照约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的,不能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没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违反......
·债权债务抵销协议银行方面的协议怎么写?
债权债务抵销协议银行方面的协议怎么写?对于债权债务的问题,很多人都一定会认为债权债务只能是两个人之间可以产生债权债务的关系,其实在日常实践中......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为了遏制房价的不断上涨,各地政府都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限购政策。但仍有人规避政策,采用其他方法来买房,常见的也就是借用他人名字买房了,此时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