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妈妈的孩子抚养权如何争取?
一、法院判定抚养权归属原则
按照法律规定孩子应按同居期间非婚生子女处理。孩子归谁抚养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确定抚养权归属。法院一般根据经济能力和有利于成长的原则来决定归属。
二、什么情况下,法院将孩子判归男方的可能性较大?
1、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2、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3、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4、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5、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
6、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的。
三、什么情况下,法院将孩子判归女方抚养的可能性较大
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2、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孩子一直随母亲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变较大且影响其成长的,孩子判归女方可能性较大。
第四、男女双方的抚养条件,如工作稳定程度、收入情况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如果男方对于夫妻感情破裂有过错,比如,有证据证明有婚外情等,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第五,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汹酒等恶习等。考虑到其恶习对孩子成长有不利影响,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归女方。
第六,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质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第七,十周岁以上的孩子随意随母亲生活的。
3、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对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无有影响?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抚养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意见,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如果父母双方工作繁忙,且其他条件相当,照看孩子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就会有一定的作用。
相对而言考虑的是双方的自身健康情况、经济情况、个人品行、是否有照顾孩子的时间、孩子现如今的年龄阶段更适合和哪一方一起生活。争夺抚养权时,可从自身优势条件和对方劣势条件两方面来阐述理由,有需要可以直接在进行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工厂倒闭法人跑路会不会被立案坐牢?
工厂倒闭法人跑路会不会被立案坐牢?公司亏欠倒闭法人跑路了,现在找到如果是恶意欠薪的话,检察院可以以恶意欠薪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刑期一般是2到5......
·代理词是什么 应该怎么写
代理词是什么应该怎么写当我们需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我们所遇到的纠纷的时候,就需要专门的人员来书写一份代理词,也就是在庭审过程中单独使用的......
·全款房也存在一房多卖吗?
一、全款房也存在一房多卖吗?有可以存在一房多卖的,如果不进行网签备案的话是难以发现的,商品房作为不动产,其所有权的转移必须登记,而且是以登......
·自然人偷税漏税200万怎样处罚
自然人偷税漏税200万怎样处罚一、自然人偷税漏税200万怎样处罚?自然人偷税漏税200万的处罚标准是三年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
·抢劫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抢劫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担保期限什么时候失效?
担保期限什么时候失效?一、担保期限什么时候失效一般是到期后两年,这两年内如果债权人没有主张,担保失效;一般都会主张,主张后转为诉讼时效。......
·患有职业禁忌症算不算工伤
患有职业禁忌症算不算工伤一、患有职业禁忌症算不算工伤?符合法定条件的才属于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
·法院执行局可以私闯民宅吗?
一、法院执行局可以私闯民宅吗?法院执行局,也是不可以私闯民宅的,需要取得执法证才可以依法执法。法院执行局的机构职能有:(1)执行本院发生法律效力......
·出轨的规定具体有哪些
出轨的规定具体有哪些出轨,一般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有外遇是违法的,但根据具体情况,违法的法律后果不尽......
·工伤未申报复发怎么办?
工伤未申报复发怎么办?工伤职工工伤复发,是指职工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经过医疗机构采取必要的诊断治疗,包括病情检查、确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劳动合同时间内离职可以吗?
一、劳动合同时间内离职可以吗?可以,但如果劳动者行使解除权而违反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因此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