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无证驾驶校车超员怎么处罚规定?
一、校车的相关信息
1、定义
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中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并规定校车须安装卫星定位和限速装置。2012年3月,中国校车新国标实施,上下车刷卡,家长就可收到短信。
2、运营简介和要求
(1) 简介
校车运营示范区是教育部于2011年8月26日规定的率先开展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工作的六个地区,包括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山东省威海市和滨州市无棣县、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黑龙江省鸡西市以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2) 要求
教育部要求各试点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校车工作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加强组织领导,将试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政府主导,公安、交通、教育、安监、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校车购置、安全监管、运营管理、学生教育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
二、无证驾驶校车超员怎么处罚
根据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对于用来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载客汽车以及驾驶人员都应该具有校车使用许可和校车驾驶资格,保障过渡期期限内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载客汽车都取得校车标牌,过渡期结束后,所有接送小学生、幼儿上下学的校车为符合国家校车标准的专用校车。而对于没有达到标准机动车而接送学生的,交警部门严格依法处罚校车驾驶人和校车所有人。如果校车在没有取得校车标牌而接送服务的,或者使用未取得校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员驾驶校车的,交警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依法做出处罚。对于校车有超速、超员等违章行为的,交警部门严格监控,并做出依法查处。对于校车驾驶人因为造成交通违章、交通事故等原因的,不再符合驾驶校车资格的,要依法取消其驾驶校车资格,同时,如果有其他车辆不避让停靠上下学时的校车的,要严格依法查处。对于未取得校车驾驶证而驾驶校车的驾驶人员应该怎么处罚呢?对于此类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处以驾驶人员3000元的违章罚款,驾驶证一次性扣12分的处罚,同时其A2驾驶证也将被降级处理。因为车上有众多的未成年人,所以无证驾驶的行为一经查实,因为危害更大,所以处罚一般会比驾驶私家车要严重。在此我们要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驾驶。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怎么看口头遗嘱是否有效
怎么看口头遗嘱是否有效有效的口头遗嘱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法定条件且缺一不可,即:1、遗嘱人必须是处在情况危急时刻;2、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民......
·股权质权的实现
股权质权的实现是指股权质权人于其债权已届清偿期而受清偿时,处分出质权而使其债权优先得到清偿。股权质权的实现是质权人所享有的优先受偿权的落实,......
·电信诈骗2万元以下一般判几年?
电信诈骗2万元以下一般判几年?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该认定为“数额较大”,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合同的解除情形具体有几种
合同的解除情形具体有几种一、合同的解除情形具体有几种《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
·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区别虽然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都设有一定的期间,且经过一定的期间都会对当事人发......
·委托抚养协议书的内容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委托抚养协议书的内容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当代社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扶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孩子抚养涉及到孩子日后的健康发展......
·劳动合同法的目的
说到劳动合同,相信您一定不会陌生,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是为了保障我们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一种合同。那么,劳动合同法的目......
·假释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法律制订刑罚是为了使犯罪人员?为自己所犯过的错误承担责任,同时,在监狱中服刑也可以使犯罪人员接受法律教育。有些犯罪人员在服刑期间表现较好,同时......
·会计隐瞒收入怎么处罚
公司收入不入账,会计担刑事责任。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段,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少缴的税款、滞纳......
·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处罚规定是什么?
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处罚规定是什么?一、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处罚规定是什么?《刑法》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