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一、起诉离婚开庭前要注意什么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二、起诉离婚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诉讼离婚时间基本上是咨询离婚问题时当事人必问的问题之一,毋庸置疑,属于当事人最为关注的问题。当事人关注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可能因为法院案件太多导致时间拖延;可能因为律师办事拖沓导致时间浪费;可能因为调查取证导致周期过长等。
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则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可见,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立案之后多长时间必须开庭审理,而是只要求在3个月或者6个月内审结。从北京市法院审理案件的实际来看,一般在立案之后20日至30日内开庭的几率比较大,极少数情况可能需要几个月之后才组织开庭。大多数离婚案件均在3个月内作出了判决,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以及涉外离婚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离婚案件时,很多程序均作了简化,实践中,当事人不要死扣法律条文。法院可以用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证人,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法官才会送达传票,取而代之的是电话通知。
其实可以通过上文进行了解。针对离婚案件由于具体的情况不一样,因此实际的时间其实是无法预估的,但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大概了解一下法律要求在多长时间内需要对离婚案件作出判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初创企业融资方式哪些?
初创企业融资方式哪些?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渐国际化,我国现有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给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国家鼓励大学生以及一些事业单位的在编......
·一、交通事故致1人死2伤刑事责任处罚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致1人死2伤刑事责任处罚是什么?交通事故致一死两伤要负刑事责任的,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
·男性家庭暴力行为都有哪些表现?
男性家庭暴力行为都有哪些表现?在农村的一些家庭,男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大男子主义思想蔓延,这就容易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家庭暴力不仅危及到家庭的......
·二手房首付一般要求多少
二手房首付一般要求多少1、如果是购房者没有了房产的,也就是首套的二手房了,那么二手房贷的首付的不低于30%,这里说的30%值得的不是销售的较而是评估......
·夫妻离婚房子过户需要交税吗
夫妻离婚房子过户需要交税吗1、根据(国税函[1999]391号)文件规定,根据我国《婚姻法》,夫妻共有房屋属共同共有财产。因夫妻财产分割而将原共有房屋产......
·九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样的?
九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样的?(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由谁支付?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由谁支付?《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
·殴打他人的治安处罚规定?
殴打他人的治安处罚规定有哪些一、殴打他人的治安处罚规定有哪些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
·打架斗殴派出所抓最多被拘留多久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能难以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摩擦,甚至起了拳脚冲突。打架斗殴会影响我国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打架斗殴是会受到一定的处罚的。那......
·出借人把借条转给他人合法吗?
出借人把借条转给他人合法吗?出借人如果协商一致将借条转给他人,那么是合法有效的,因为债权转让是合法的,但应将债权转让情况通知债务人,最好的办法......
·构成玩忽职守罪影响公职吗
构成玩忽职守罪影响公职吗一、构成玩忽职守罪影响公职吗?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会影响公职,当事人会被开除公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