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人数限制究竟是多少?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刑法上的概念,我们通常说的非法集资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了集资诈骗在内的许多种行为,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三)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在刑法上非法集资涉及到两个罪名,一个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个就是集资诈骗罪。 如果不具有非法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目的,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具有诈骗的目的,将他人财产占为己有进行集资,就是集资诈骗罪。刑法上关于非法集资有两个条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这个罪名的处罚较轻,一般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小,没有恶意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且根据大量法院判决表明,多数情况下都会判处缓刑,但是根据《追诉标准》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应予追述:(这就是你所说的人数和数额底线了)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字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犯本罪按照刑法176条规定处罚。另一个就是集资诈骗罪,是指一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追述标准》规定,“数额较大”是指: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这里没有人数的规定。这个处罚很重,主要是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将公众的钱财占为己有的目的,有诈骗的目的,主观恶性较强,根据刑法规定,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于下面的投资者而言,如果集资者没有直接的联系,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因为最多只是从中收取提成,主观上并不具备吸收他人存款或者占有他人存款的目的,所以不呼构成犯罪,不能构成非法集资。对于自己的损失,《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国务院第247号令)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为了避免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更避免自己突破法律的底线,我们只要切记不要去参与这种非法行为就好了。尽管我们已经明确了非法集资人数限制究竟是多少?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们更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就算数额和人数不到法定要求不算犯罪够不上刑法的处罚但只要有这种行为就算是违法了,不仅要受到处罚的,良心上道义上更受到煎熬。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晋城离婚孩子抚养费多少钱?
晋城离婚孩子抚养费多少钱?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
·检察院不批捕后怎么办?
一、检察院不批捕后怎么办?检察院不批捕后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非婚生子算不算重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非婚生子算不算重婚?不算重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婚内出轨行为并不属于重婚行为,但是在婚姻存续期间以......
·司法鉴定与法律效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对诉讼有一定了解的人想必都听说过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与普通的鉴定不同,它是在诉讼过程中由法院或当事人提出的,鉴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但实践中会发......
·疫情期间可以延期还款?
疫情期间可以延期还款?疫情期间可以延期还款,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确诊患者和疑似人员及其配偶,可以向银行申请延......
·法律规定的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法律规定的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
·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内容有哪些?
找专长律师:合同事务律师????损害赔偿律师????婚姻家庭律师????劳动工伤律师????债权债务律师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造成了一到二......
·对于工作方面的问题我们大家都关心
对于工作方面的问题我们您都关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工作。工作方面有的时候会出现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国家规定的......
·刑事上诉和抗诉期限是多久?
刑事上诉和抗诉期限是多久?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或者抗诉,应当在法定的上诉或抗诉期间内提出。刑事诉讼法第219条对上诉、抗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