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
一、行政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七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对当事人提出的明显不属于法定回避事由的申请,法庭可以依法当庭驳回。 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二、行政诉讼都公开审理吗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实行公开审理,是行政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公开审判有两方面的内容:
1、审判活动向群众公开;
2、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允许新闻记者报道开庭审理的情况。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除合议庭评议以外的全部活动,包括法庭调查、辩论、征求原告被告双方意见、宣告判决等,都要公开进行。
审理行政案件一般要实行公开审理,但是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3、其他法律另有规定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回避有两种: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其他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2023年行政拘留最长多少天?
行政拘留最长多少天?行政拘留最长十五日,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行政拘留是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
·一、离婚财产分割无效范本是怎样的?
一、离婚财产分割无效范本是怎样的?在离婚协议的约定中,由于当事人的无效约定情形很多,但最常见的情形有以下六种:1、约定某一方一定期限内不得......
·民法总则主体问题对民事行为能力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总则主体问题对民事行为能力是如何规定的?我们日常的行为受到民事法律规范的限制,而最新办法的民法总则由于是民事法律规范的一般性规范,故而......
·欠条到期不还怎么办
1、对于欠债不还的,可以选择起诉,前提是有证据,并且在诉讼时效以内。2、证据包括欠条、录音、付款凭证等都可以,不能经过任何的涂改或者复印等加工......
·飞机延误改签的具体细则
飞机延误改签的具体细则飞机延误改签的具体细则:1、航班延误了旅客可以向民航局提出确认。民航局为建立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确认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
·批捕在逃没有抓人是否可以网上通缉
一、批捕在逃没有抓人是否可以网上通缉?可以,通缉的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被通缉的人必须是犯罪嫌疑人;2、该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3、该犯......
·认缴注册资本多长时间内要缴齐
认缴注册资本多长时间内要缴齐?多长时间缴齐是股东自行协商的,公司法规定,认缴金额、出资时间虽是公司股东(发起人)内部的自行约定,但也要切合实际:......
·刑事诉讼法传唤时间是多久?
在刑事诉讼法中有传唤一说,不同于拘禁,但是它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是公民的一个必要的法律义务。到公安要传唤时,要积极的配合调查。那么,在刑事诉......
·非法持有毒品罪和贩毒罪怎么区分的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和贩毒罪怎么区分的1、主观方面两罪均为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不同。明知是毒品而故意犯罪是两罪的共同点。两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留学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留学合同纠纷如何处理?目前留学成了许多年轻人的选择。在国外留学可以享受到与国内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留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除了通过考试被国......
·劳动合同要怎么签
劳动合同要怎么签(一)签订劳动合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了解你的需要和你未来雇主的需要。聘用合同谈判需要权衡与协调,要在这类谈判中成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