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诉讼答辩技巧有哪些?
(一) 补足应提交的证据,防止举证期间过期。
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一般法院会在立案时,同时给原告一份举证告之书,上海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有二种,一是立案后的七日内,二是开庭前。如果是第二种举证期限,问题就不大了,在开庭前交纳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种举证期限,一定要按时交证据,否则,很可能被对方律师抓住把柄,处于被动。
(二) 注意与承办法官联系,及时知晓开庭时间。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将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但是,由于法院开庭的时间,会影响双方庭外调解的进度以及成功率,因此,提早了解法院的安排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如果对方交纳了答辩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并收阅,这样可以了解对方的心里动态。
(三) 不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
虽然诉至法院,但这不意味着双方一定“法庭上见”。起诉到法院,在某种程序上讲,更能促使双方认识到客观事实,更能认真审视自己的离婚要求,反而使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期间仍与对方联系调解事宜,也是必要的。
二、离婚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1、司法调解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由法院主持,调解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是裁判离婚的必经程序,调解达成的协议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
2、审理期限
(1)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为三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2)二审: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所以,一般来说,离婚案件法院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为十五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为三个月。 不服一审法院判决上诉的,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为六个月)。
综合上面所说的,离婚是可以直接走诉讼程序的,在走诉讼程序的话是可以请律师来为自己辩护,但是作为律师在为当事人辩护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利用一切的途径来找证据,在法律面前只有证据才可以让自己的官司有胜诉的可能性,而且还要积极的认识错误,才能有减轻自己罪行的可能性。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解除劳动合同书能当作离职证明吗?
在我们办理离职的时候,一般是需要进行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离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呢。那么,解除劳动合同书能当作离职证明吗?解除劳动......
·劳动纠纷的处理机构包括哪些
劳动纠纷的处理机构包括哪些一、劳动纠纷的处理机构有哪些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找一下机构处理: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
·代书遗嘱中的见证人要具有什么条件
代书遗嘱中的见证人要具有什么条件根据《继承法》代书遗属见证人的规定,见证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已满十八周岁或者是十六周岁以上自己有劳动收......
·一、自立遗嘱如何才是有效的?
一、自立遗嘱如何才是有效的?自立遗嘱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在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见证的情况之下口头所述才是有效的,自书遗嘱的有效条件可以参考一下......
·工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待遇会改变吗?
工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待遇会改变吗?工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待遇可以调岗待遇只要没有特别的约定就不会改变;职工发生工伤后,无论评定级别高低,或多或......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拒付抚养费被拘留几天?
在现代这个社会,抚养费是针对未成年的子女进行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因为父母离婚导致孩子只能跟随一方生活,那么,另外一方就需要支......
·餐饮股东协议书范本
餐饮股东协议书范本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餐饮行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个体经营,无数的餐饮公司建立起来。餐饮公司内的股东股权的转移也有了专门......
·签了协议没入职该怎么办
求职过程中与公司签订了入职协议但却未能入职,或是因为求职者遇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想放弃前家公司,或是因为公司内部问题而拒绝员工入职。面对在求......
·一、交通事故又是工伤的赔偿怎么认定?
一、交通事故又是工伤的赔偿怎么认定?既是工伤又是交通事故,两者都可以获得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职工......
·购买商品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购买商品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购买商品房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购房是工薪阶层人士的人生大事,一旦在购买商品房之后出现麻烦会极大牵扯消费者的时间......
·动物侵权责任所有人承担吗
动物侵权责任所有人承担吗?动物侵权责任一般由动物饲养人承担,但侵权责任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