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移送管辖重新立案吗?
一、法院移送管辖重新立案吗
接受移送管辖的人民法院,是需要重新立案,送达立案通知书,然后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移送管辖必须具备的条件:
(1)受诉法院已经依法受理了该案件。
(2)受诉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或是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已经在先立案了。
(3)受诉法院认为接受案件移送的法院有管辖权。
移送管辖的例外:
(1)无管辖权的法院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实体审理,而当事人又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不必移送管辖,由受案法院继续审理。
(2)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在先立案的法院不得将案件移送给另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
(3)根据管辖权恒定原则,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起诉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政区域变更的影响。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移送管辖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二、如何规范案件的移送及立案工作
首先,原受理法院应严把立案关,不符合立案标准的应让起诉人补充、完善后再立案。对不符合立案基本要求,经工作仍达不到法院立案条件的,以及本院无管辖权的案件,不予立案受理。同时,人民法院应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诉讼指导和释明工作。
其次,尽快制定案件的移送及立案工作规范,从而使原受理法院移送案件工作及受移送法院立案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及时保护当事人的诉权。移送案件及其立案工作规范应涵盖的内容:
(1)移送案件的时限。
(2)移送原案卷全部材料。同时,应将原案卷材料装订成册后再移送。
(3)诉讼费用应随案移送。这样做既方便当事人诉讼,又有利于公众监督。
(4)案件移送的交接手续。如:填写《移送案件交接登记表》等。
(5)对可以受理的移送案件,应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内立案。收到案卷材料的时间,从原受理法院移交案卷材料和诉讼费用齐备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对于法院在移送管辖之后是会重新立案的,并且移送管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受诉法院依法受理该案件,并且受诉法院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不符合立案标准的应当在补充完善后再立案。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笔记司法鉴定要多少钱
在平时遇到诉讼案件可能需要进行鉴定,司法鉴定机构在其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而在鉴定中比较常见会是笔迹鉴定,用来看相关的字迹是否存在伪造之类......
·土地使用权70年后怎么办?
土地使用权70年后怎么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属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体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
·一、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时怎么办?
一、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时怎么办?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事故车辆必须移动时,应当表明位置),并迅速拨打“122”报警电......
·前夫是老赖对孩子有影响吗
父母离异,一方是老赖是否会影响孩子,具体看孩子有多大,有没有形成抚养关系。如果已经形成抚养关系的话,还是有一影响的。因为离婚并不会改变父母子......
·盗窃罚金数额是怎么确立的
其实我国针对盗窃的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惩罚手段还是比较严格的。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话,法院在判决的时候可能会对行为人判处......
·欠钱不还遇上老赖了怎么办
欠钱不还遇上老赖了怎么办?遇上老赖债权人最好起诉到法院,防止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流程是: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
·开除员工代通知金怎么算
开除员工代通知金怎么算没有提前通知的还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
·领取工伤保险的解除劳动合同内容怎么写
领取工伤保险的解除劳动合同内容怎么写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编号:被通知人:所属部门:因下列第____项原因,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单位......
·如何认定重大过失的行为?
如何认定重大过失的行为?当前,随着人们交往的紧密,纠纷也开始增多,在民事案件明晰当事人责任时,可以依据我国民法上规定的故意、过失、重大过失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司法鉴定相关讨论是什么
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是在受伤后个体出现精神障碍。这是精神司法鉴定的内容。我们知道,越来越多的创伤后精神障碍的病人在生活工作上都有很大的障碍。所......
·一、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是怎样的?
一、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是怎样的?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为了维护甲、乙双方的利益,确保甲方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