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还需要辞职吗?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离职的话需要辞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不续签的可以立即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依法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劳动者即可走人。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 由劳动者提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6、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7、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8、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9、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0、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终止。
11、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合同终止。
12、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相信没有员工会因为辞职的这件事情影响到工资的结算,尽管对续签劳动合同这件事情,正常情况下公司也会提前一个月就征询员工的意见的,但是,就连职场菜鸟,都不会单纯的因为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的这件事情,在离职的时候招呼都不打一声。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专利权利人的权利有哪些
专利权利人的权利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下列权利:1、独占权。独占权又称之为“专有权”。《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
·两百多人合伙开店算非法集资吗?
如今开店经商已经是很多人创业的首选形式,开店就需要活动资金,有时候,股东会向社会吸收资金,以满足店铺正常的现金流。一般来说,开店都属于是设立......
·儿童遗弃多久算遗弃罪?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父母因为自身的疏忽,没有时间照看或者又是因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抚养孩子,也有可能不小心导致怀孕的而家儿童残忍的扔掉。......
·对于实习生加班给工资吗?
对于实习生加班给工资吗?法律上未对实习生的加班工资进行规定,应当根据双方协商认定的合同内容来进行处理,实习不同于劳动关系,其过程中的加班工资支......
·刑事辩护的授权范围有哪些
刑事辩护的授权范围有哪些(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
·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是应该得到保护的,但是在社会上避免不了的会出现一些学生车祸误工的情况,可是我们的学生又是未成年人,所以维权的意识......
·一、女方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有利条件?
一、女方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在抚养权存在争执,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形下,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
·建筑工程质量的含义是什么
其实建筑工程质量的含义与工程项目质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建筑工程质量指的是在国家现在发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还有一些合同文件中,对于工......
·治疗个人申报工伤旧伤复发费用由谁出?
治疗个人申报工伤旧伤复发费用由谁出?员工个人出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也支付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之后旧伤复发,应由工伤人员本人承担工伤医疗费。......
·一、在买卖二手房有买卖不破租赁吗?
一、在买卖二手房有买卖不破租赁吗?从买卖不破租赁原则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各国立法规定来看,该原则应当不适用于动产租赁。对于我国合同法第229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