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法律规定是什么,适用的条件有哪些
一、紧急避险法律规定是什么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适用的条件有哪些
1、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
2、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
3、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4、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
5、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
6、限度条件。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所谓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必要损害”的认定,应掌握以下标准。
(1)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益。
(2)在人身权利中,生命是最高权利。
(3)在财产权益中,应以财产价值过去时行比较,从而确定财产权利的大小。
(4)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确定权利的大小,并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7、特别例外限制。根据《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是指为了避免本人遭受危险的法律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要想紧急避险,首先必须要有危险源的存在,如果行为人利用紧急避险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注意,这种情况下是被涉嫌相应犯罪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于紧急避险,一些特殊职务的工作人员是不适用紧急避险的。以上就是本站我们整理的内容。本站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合作作品著作权权属协议的内容有哪些?
合作作品著作权权属协议的内容有哪些?对于合作作品的归属权界定,一般认为,创作一个合作作品需要合作作者之间的合意,如果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就将对方......
·事实婚姻孩子上户口怎么办理
事实婚姻孩子上户口怎么办理?1、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生子的,孩子是属于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婚生子女是一样的,可以上户口,当事人携带社会抚......
·刑诉法第七十条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当代社会,刑事诉讼法是一部与实体法相配套实施的程序法,刑事讼法的条文内容十分的多,涉及到的事项范围也是比较广阔的,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普通老百......
·公职人员不干活能辞退么
《公务员法》第八十三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如何对集资诈骗款认定?
民间借贷领域是非法集资的高发地,不少老百姓都上当受骗过。集资诈骗的危害很多,很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法院审理集资诈骗案件过程中,对集资诈骗款金......
·法院罚没款返还资金是否存在
法院罚没款返还资金是否存在一,法院罚没款返还资金是否存在被判处的罚没款不会被返还,现在没有罚没款返还,只是一些地方执行按处罚决定缴足罚款......
·民诉当事人的诉讼义务有哪些
民诉当事人的诉讼义务有:1、当事人应当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2、当事人应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3、当事人必须......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诉讼离婚吗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诉讼离婚吗应当认定被告实施了家庭暴力,应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调解无效,应判决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
·合同纠纷怎么认定违约责任?
合同纠纷怎么认定违约责任?(一)合同约定违约责任的情形合同有约定违约责任的,依据合同约定内容来履行违约赔偿责任。在合同法实务中,确定合同违......
·土地使用证办理条件包括哪些?
土地使用证办理条件包括哪些?我国的土地是归国家所有的,但公民可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即可。土地使用权可以以出让的方式取得,......
·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能否不判刑
一、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能否不判刑?认罪不判刑是不可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通知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