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包括两部分:
1、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包括受害者因精神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发生的误工费用;
2、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由于需要参与处理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包括死者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期间的费用。
二、误工费赔偿标准:
1、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三、误工费证据搜集:
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一)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二)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 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我们着重给您解释了一下很多人所关心的赔偿的标准和相关的证据。应该说误工费的补偿本质上跟当事人的职位高低,身份性质等没有任何关系,而且索赔误工费的当事人自己如果想要尽快的了结此事,那就要提供真实的误工时间和平时的收入证明,当然没有固定收入的这些人就比较麻烦一些,因为得先到过当地的政府部门确认了当地前三年的职工平均收入。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违法拘留国家赔偿的申请合理吗?
一、违法拘留国家赔偿的申请合理吗?正常情况下,不合理。除非是拘留超期,同时又是无罪的。(一)法律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章刑事赔偿;第一节赔......
·什么是委托辩护,委托辩护人的范围是怎样的
通常在刑事诉讼中,我们会看到有专门的辩护人,在为被告人提供辩护。这其实也就是法律中规定的委托辩护。但是,这个委托辩护中的辩护人也是有范围的,......
·经济合同的的诉讼管辖权如何确定
经济合同的的诉讼管辖权如何确定经济合同纠纷发生后,如何向人民法院起诉(一)从经济合同的地域管辖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刑事责任里的缓刑有哪些情况?
刑事责任里的缓刑有哪些情况?1、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1款的规定,一般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
·不更改未婚能办离婚吗?
在生活中,有时办理了结婚手续的夫妻没有修改户口本上显示为未婚状况的婚姻情况一栏的内容,这时因为感情破裂或者生活不和等问题双方想要办理离婚,那......
·夫妻一方未立遗嘱遗产如何分割
夫妻一方未立遗嘱遗产如何分割?未立遗嘱,一般按照法定继承的原则分配财产,但继承遗产要先把夫妻共同财产区分出来。《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
·一般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既遂是怎么量刑的?
一般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既遂是怎么量刑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
·拘役执行地点在哪里,期限有多长
拘役执行地点在哪里,期限有多长说到拘役,相信您都清楚这是属于刑事处罚当中的主刑,同时也是一种人身刑。那要是犯罪分子被判拘役的话,规定的拘役执行......
·建立劳动关系的要件有哪些?
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纠纷,和工伤认定中劳动者必须证明的一项。正规合法的劳动合同是证明事实劳动关系最有效的证据。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时,一定......
·一、离婚时将财产约定给儿女可以吗?
一、离婚时将财产约定给儿女可以吗?夫妻离婚的时候共同约定把一些东西比如房产过户到孩子名下,这是可以的,属于父母双方对子女的赠与。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