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不适用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不适用的情形包括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二、怎样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
人民法院在决定被告人认罪审理案件前,应当向被告人讲明有关法律规定、认罪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确认被告人自愿。
人民法院对决定适用被告人认罪审理的案件,应当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辩护人。
对于决定适用本意见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可以阅卷。
对适用被告人认罪开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应当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询问被告人对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的意见,核实其是否自愿认罪,是否知悉认罪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对于被告人自愿认罪进行审理的,可以对具体审理方式作如下简化:
(一)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二)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
(三)控辩双方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所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合议庭经确认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庭予以认证。
对于合议庭认为有必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或者控方、辩方要求出示、宣读的证据,应当出示、宣读,并进行质证。
(四)控辩双方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它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适用被告人认罪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切实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国的认罪认罚制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就比如所谓的从轻处罚还是赋予了司法工作人员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属于精神病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以及公安收集的这些证据就不能证明当事人是有罪的,用认罪认罚来审理就是不公平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常见的委托卖房纠纷有哪些?
常见的委托卖房纠纷有哪些?1、被人“吃差价”引起纠纷部分不法中介在获得卖家信任,取得了全权委托代理权之后,便会私下里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房产,......
·起诉离婚后怎么调解 诉讼时如何通过调解离婚
调解是诉讼中的常备程序,诉讼离婚的常常会在诉前先行调解,调解的也有一定的步骤,那起诉离婚后怎么调解?在经过法院调解的情形,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
·醉驾检察院多久批捕怎么处罚
醉驾检察院多久批捕怎么处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叁十叁条之一第一款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立案标准是什么样子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个神圣的词,一般提起我们都是充满敬畏的,为了保障人们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最大程度的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让当自身权利......
·违约离婚协议可以约定违约金吗?
违约离婚协议可以约定违约金吗?1、关于离婚的条件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可以判决离婚。2、关于孩子的抚养及抚养费对于孩子......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哪些阶段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哪些阶段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均可成立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
·入职半年怀孕可以带薪请假?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员在就职期间怀孕,若需要安胎等是可以请假的,由于职员在请孕假期间是可以享受带薪休假的,故而企业单位对于请假的条件是有比......
·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具体是什么
其实刑事法庭审判案件的过程当中控辩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各自为自己的代理人进行的一些辩论,这种种的行为都是在践行着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新的......
·名誉权肖像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名誉权肖像权诉讼时效是多久?一、名誉权肖像权诉讼时效是多久?名誉权肖像权被侵害,受害人请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的请求权是没有诉讼时效的。......
·刑讯逼供如何取证?
刑讯逼供如何取证??取证时应对刑讯逼供的手段、方法、后果的证明,达到排他性的程度,对犯罪嫌疑人意图逼取口供的证明,达到内心确信的程度,现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