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当前非常火爆的聊天社交软件,拥有非常多的功能,通过微信
微信诽谤取证
发到微信朋友圈上的视听资料属于法律规定的证据,如果这些视听资料中有诽谤他人的情况,只要把这些视听资料保存好,下载打印出来都是可以的。
如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是构成犯罪的,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举报。 下面是证据和、诽谤罪的法律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
1、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必然或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的,为故意。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为过失。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该司法解释子2013年9月10日起实施。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网络诽谤的情况在现阶段非常常见,因为很多人认为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诽谤的话他人是无法得知自身的发布情况的,殊不知现在网络发达的同时,监管也是非常到位的,通过网络的IP地址相关部门就可以知道地方的地址,能够知道对方的个人信息。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侵犯商业秘密的管辖法院是怎么确定的?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侵犯商业秘密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恶劣行径,那么什么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呢?侵犯商业秘密......
·夫妻一方可以处理共同财产吗?
夫妻一方可以处理共同财产吗?夫妻一方不可以处理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基于婚姻关系而对共有财产所享有的处分权,包括共同共有共有物、共同决定是否在共有......
·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
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一、判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缓刑就是将应当执行的有期徒刑暂缓执行。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来说,在规定的缓刑期期间没有对社会......
·讨债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讨债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讨债要提供哪些证据在一项债务已过诉讼时效时,如果债务人没有自愿偿还该笔债务,债权人将很难追回债款。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机动车停车场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机动车停车场肇事逃逸怎么处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
·商标权侵权如何判断
?
商标权侵权如何判断?一、商标权侵权如何判断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的行为是非常多的,例如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产品上使用商标、......
·个人赌债算不算夫妻共同债务
个人赌债算不算夫妻共同债务?个人赌债不算夫妻共同债务,赌债属于夫妻一方因个人不合理开支形成的债务而非夫妻共同债务,并且赌博属于违法行为,因此赌......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有多长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有多长很多人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10年或者20年,其实10年或者20年是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的保......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职业,但是,有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什么是职业年金,而且对于职业年金的相关内容也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