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生活当中,任何一项违法犯罪的活动,如果犯罪嫌疑人知错不
一、被交警查出醉驾找谁好使
找律师,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醉驾应该是可以被批准取保候审,遵守相关规定即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刑法》对醉驾的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醉驾的处罚
第九十一条第二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九十一条第四款,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第九十一条第五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四、相关司法解释对醉驾的处罚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当中如果有醉驾的话,那么对于当事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聘请律师。聘请律师也是可以帮助自己适当的减轻刑罚,但是我们奉劝您不要抱着任何侥幸的心理,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醉驾酿成了严重的事故,找谁都不可以免除自己的刑事处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2023年征地补偿有一次补偿吗
2023年征地补偿有一次补偿吗一、征地补偿有一次补偿吗?征地补偿应当一次付清1、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并没有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补偿款发放给农户......
·刑事案件抗诉时效过期了怎么办?
刑事案件抗诉时效过期了怎么办?刑事案件抗诉时效过期了是不能够对犯罪行为进行抗诉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怎么算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怎么算1、作者为公民的期限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
·醉驾聘请律师要多少钱?
醉驾聘请律师要多少钱一般是1500元左右。计件收费标准(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诉讼代理费1、一般案件基本标准:案件类别:(元/件)民事案......
·著作权法保护的期限是多久?
著作权法保护的期限是多久?1、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的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
·根据法律规定新员工入职所需资料包括哪些?
当代社会,每一个劳动者都需要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般新的员工入职是需要办理入职手续的。这个时候是肯定需要一些材料,那么......
·根据法律的规定他项权证可以补办?
根据法律的规定他项权证可以补办?一、根据法律的规定他项权证可以补办?申请遗失补证手续分两步,一是申请遗失登报手续,二是申请补办手续。房地......
·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怎么办?可以续期吗?
您都知道,房屋土地的使用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就是为什么买房的时候会有70或者40年产权一说。既然土地使用是有时间限制的,那就势必会有到期的一天,那......
·窝藏包庇罪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一、窝藏包庇罪处罚规定是怎样的1、根据刑法第310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刑诉法回避近亲属的规定
在刑事诉讼法中,为了保证办案、起诉、审判的公平公正,立法者详细设计了各种制度,其中我们熟知的就有回避制度。如果办案人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