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借条超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表明该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1、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根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法律地位虽然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借款人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总比毫无办法强吧。
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而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二、借条跟欠条的区别
没有注明还款期限或履行期限的借条和欠条,两者在诉讼时效的适用上则是有区别的:
1、借条。
1)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权利的就不能开始计算时效。
2)因而其3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3)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欠条。
1)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是对双方以往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在债务人出具欠条时,权利人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故权利人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2)也就是说,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三、写借条的注意事项
1、名称写为“借条”而不是“欠条”,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欠条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
2、把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写入借条中,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3、把借款时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4、写清出借人、借款人的全名。
5、借条应表述清楚明确,没有歧义。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一、告重婚罪怎样才给立案?
一、告重婚罪怎样才给立案?(一)、追究重婚罪有以下两种途径:1、公安机关依报案、举报或其他线索进行侦查,或是法院、检察院发现有重婚嫌疑而移交......
·山东社保补缴范围和条件
山东社保补缴范围和条件(一)我省企业职工中仍与单位存续劳动关系、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因各种原因应保未保、中断缴费或欠费的,可补缴2011年6月30日......
·用益物权是什么?
用益物权是什么意思一、用益物权是什么意思用益物权,是指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民法典》......
·刑事诉讼法询问证人条款有哪些?
与程序有关的刑事诉讼法是为了让那些能够在刑事案件中行使制裁权力的机关不会出现滥用的情况,除了当事人以外的证人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能会被那些急于破......
·建筑工程发包人是什么?
建筑工程发包人是什么意思?对于从事建筑工作的人来说,建筑工程当中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其中,发包人,承包方等专业术语,都是针对建筑工程中的。不管......
·构成无证驾驶如何处罚
无证驾驶如何处罚(1)机动车驾驶人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可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院重婚罪立案的规定是什么?
一、法院重婚罪立案的规定是什么?法院重婚罪立案的规定是必须已经与配偶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婚姻的关系,然后再和其他的人员来进行一定的同居,并且......
·催款函中断诉讼时效吗?
催款函中断诉讼时效吗?催款函可以中断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最新范本是什么?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最新范本是什么本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如因重大客观原因导致本合同的解除,甲方应按照市场评估价返还乙......
·残疾赔偿金
一、交通事故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