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担保人要满足那些条件
一、做担保人的条件有哪些
担保人即保证人,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里的债权人既是主债的债权人。这里的-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称为保证债务,也有人称保证责任。担保人具有法律规定的资格,即满足所需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三)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四)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五)没有明显的违约记录。而且担保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二、贷款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一)永久担保人的风险
如借款人不还款,担保人是要负上还款责任的。在应承作为担保人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原因是当你签名作钱债担保,即是对贷款机构作出个人负责清还欠债的承担。即使担保人和欠债人的关系有变更,例如丈夫担保妻子做房屋贷款,最终两人离婚,担保书也不会受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它仍然的有效的。换句话说,当担保人一旦签名作担保后,便是永久作担保人,除非借款人获贷款机构批准取消担保人资格。
(二)影响担保人的贷款额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借款人自己还款,担保人不用操心,但借款人所借的贷款额及月供款,一般也会显示在担保人的信用纪录内。担保人自己需要申请任何贷款时,他所担保的债项会被视作是他自己的债项,通常贷款机构会其计算在欠债内,因而有可能影响担保人的贷款额。
(三)担保人自愿对负债进行担保,承担责任的风险
贷款机构多会要求担保人到律师楼或公证人处签一份独立法律咨询文件,简称ILA。签署这份文件时,担保人不能在借款人的同一个律师楼签名,必须要另外找一位律师签署作证,证明已经将担保人的法律责任,清楚解释给担保人知道,而担保人也明白要对负债作个人承担,并且是自愿作为担保人,并没有受到任何压力。在为他人做担保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毕竟做担保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债务人到期,不能足额还债的情况下。当然,想要成为担保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满足法律中规定的条件,这也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老人去世后公民的继承权不可剥夺吗
老人去世后公民的继承权不可剥夺吗一、老人去世后公民的继承权不可剥夺吗?有违法行为的继承权就可以被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
·醉驾160会被如何判刑?
醉驾160会被如何判刑?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160毫克/100毫升时拘役3个月。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按照刑法133条......
·债权转让管辖权的规定有哪些
债权转让管辖权的规定有哪些?一、债权转让管辖权债权是一种财产权,债权具有可转让性已为各国立法所承认,也为我国法律所确认和接受的。《民法典》(......
·离婚手续离婚了,男方不让女方探视小孩可以吗?
离婚手续离婚了,男方不让女方探视小孩可以吗?探视权是法定权利,一方有权要求探视孩子,若对方阻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明确探视的时间及方式。该探望......
·商标续展和转让可以同时办理吗
商标续展和转让可以同时办理吗一、商标续展和转让可以同时办理吗?商标转让和商标续展是可以同时进行。只要同时提交申请文件即可,商标转让需要提交......
·新婚姻法离婚债务分配规定
民法典离婚债务分配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
·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劳动关系是很多人比较熟悉的东西,因为每一位工作者在入职的时候都会进行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就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最好的书面形式并且具有法律效力......
·占地赔偿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占地赔偿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一、占地赔偿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占地赔偿款一般是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因如下:1、土地补偿款的取得具有......
·最新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征地补偿标准
最新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征地补偿标准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自2015年10月1日......
·众所周知
众所周知,离婚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情,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利益,所以如果离婚案件诉诸法律,由法院进行判定,在开庭的时候,夫妻双方都应出庭,但是,日......
·移送管辖裁定公告需要重新送达吗
移送管辖裁定公告需要重新送达吗移送管辖后不要重新公告送达,移送管辖之后就应该对该案件作出是否受理,是否决定起诉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