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实体刑吗,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缓刑指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认罪态度良好,无社会危险性。可以暂缓执行,设立一定时间考验期 。考验期内遵纪守法,服从管理 就不再执行实刑,实刑是劳改实刑和缓刑是民间俗称。一般来说就是需要实际在监狱里面服刑的叫做实刑。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就需要被羁押3年。
一、什么是缓刑
1、缓刑,是定罪后,刑罚暂缓执行。一般法院会判决一个缓刑考验期。只要考验期经过,犯罪人没有违法缓刑的相关的规定,那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说直白点,就是没有受到过刑事处罚。
2、相关的法系是刑法第七十二条至第七十七条。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是实体刑吗,都有哪些法律规定。我国的实体刑是指案件的犯罪者接受我国法律的相应处罚,根据实际情况对这类人进行相应的判罚。而我国的缓刑是指案件的犯罪者对社会的危害不大,不构成影响社会治安的情况下的一种考验型的刑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土地承包经营权终止可以吗,有哪些法律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终止可以吗,有哪些法律规定?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终止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终止的。二、土地承包有哪些法律......
·应收账款诉讼时效中断规则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应收账款诉讼时效中断规则的法律后果有哪些?一、应收账款诉讼时效中断规则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
·二手房交易费用怎么算?
现在很多年轻人面临购房时,会选择二手房交易,因为这样可以马上拿房入住。二手房交易费用和新房交易费用有所不同,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军事秘密法规,以非法手段,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有关国家军事......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范围有哪些?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范围有哪些?一、工伤保险死亡赔偿范围有哪些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
·国有企业改制留守人员工资由谁来决定
国有企业改制留守人员工资由谁来决定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经营法则,会对企业进行改制。企业改制后,遗留的问题......
·国家赔偿实行的是哪种归责原则
一、国家赔偿实行的是哪种归责原则《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校方责任险理赔标准是什么?
校方责任险理赔标准是什么?除了家庭在生活的时间可能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相对较长的,学校不仅要负担起教育学生的重任还需要对学生一切在校园内的活......
·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离婚时一定要聘请专业的离婚律师帮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不得冲动和盲目......
·什么情况下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什么情况下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1、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租赁物的性质使用、收益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订立劳动合同要注意哪些
订立劳动合同要注意哪些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