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高利贷进行界定
我们应对高利贷的概念进行界定。高利贷是指个人或者非金融机构以牟利为目的,利用非银行借贷资金,通过约定的方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以高于银行同期利率四倍(不包括四倍)的利率多次放贷给他人的行为。从民法意义上来讲,高利贷就是一种超过正常利率的借贷。至于利息超过多少才构成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二、高利贷都不合法吗
我们要明确高利贷的法律保护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予以否认,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非法活动而进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受保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输赌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又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显然,出借人明知个人借款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给他人,其借贷合同不仅不受法律保护,对行为人还要处以收缴、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2、借款人隐瞒事实的借贷。《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了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由此可知,高利贷是一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是一种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是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收缴财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或者返还财产给第三人。对于借款人以隐瞒借款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事实的方式向他人借款,出借人并不知情的,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关于“民间借贷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规定予以处理。因此,借款人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民间借贷中最容易出现高利贷。出借人利用借款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与其约定的利息特别高,在这种情况下对高利贷进行界定,其实主要就是看双方之间约定的利息是否超过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要是超过的话,则就可以认定构成高利贷,而我国对高利贷是不进行保护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
@史微微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多年法律实务经验,熟练掌握国家各项政...More>>
·汽车划痕险如何理赔
汽车划痕险如何理赔汽车,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需品。若是因为碰撞刮擦留下刮痕,这时,购买的汽车刮痕险便派上用场,但至于到底如何理赔,很......
·医疗事故三级戊等赔偿金如何计算?
医疗事故三级戊等赔偿金如何计算?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会进行一个司法鉴定,明确伤残等级,之后双方就要解决赔偿问题了。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有很多,......
·拆迁和征地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拆迁的征地?
拆迁和征地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拆迁的征地?一、征收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第2款:“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
·股东合同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股东合同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股东合同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鉴于条款鉴于条款,主要是言明缔约双方签订合同的初衷或籍此想达到的目的,......
·房产抵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房产抵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
·法律规定离婚取证方式有哪些
离婚取证方式有哪些1、当事人自己取证。通常情况下,离婚案件的证据都由当事人自己取证。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举出家庭或者对方有什么的证据。比如,自己......
·民法总则讼诉时效关于民事诉讼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总则讼诉时效关于民事诉讼的规定有哪些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纠纷,又很难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法律的程序来保护我们......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标准是什么?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标准是什么?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费的标准是什么(一)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计算标准(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
·强奸致人死亡的怎么量刑处罚
强奸致人死亡的怎么量刑处罚根据《刑法》条文规定,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依据:......
·处理劳动关系认定中的问题的法律依据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常见的关系,因而也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关注。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国家机关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地......